中日甲午战争前,中国士大夫普遍认为:“倭不度德量力,敢与上国抗衡,实以螳臂当车,以中国临之,直如摧枯拉朽。”对材料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中国长期闭关锁国
②说明中国的知识分子仍然固守着天朝上国的迷梦
③这种认识在中日甲午战争中被彻底摧毁
④“倭”指的是日本国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唐朝政府将北魏租调制调整为租庸调制,这种调整对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A.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 | B.使农民得到一定数量的土地 |
C.较好地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 | D.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
“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此制度始于:
A.汉魏 | B.隋 | C.唐 | D.北宋 |
中国古代统治者实行的对外政策,其发展趋势是由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据此回答:两汉时期,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中国加强了与下列哪些地区的交往
①中亚②西亚③东南亚④南亚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如果有人想师从名家练习行书,你认为最好的字帖是()
A.《兰亭序》 | B.《颜氏家庙碑》 |
C.《自叙帖》 | D.泰山石刻 |
下列连线,不正确的是()
A.原始社会──彩陶画──《鹳鱼石斧图》 |
B.战国时期──帛画──《人物龙风图》 |
C.唐朝时期──宗教画──《送子天王图》 |
D.北宋时期──风俗画──《洛神赋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