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后面问题。(请用0.5mm的黑色签字笔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共10分)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魏文侯①使乐羊伐中山②,克之,以封其子击③。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④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
 ①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名叫魏斯。②中山:中山国,战国时小国。 ③击:魏击,魏文侯之子,后继承为君,即魏武侯。④趋:指快走。这里是任座见主子盛怒,只得惶恐走出。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⑴.又何焉                  ⑵.一作气
⑶.之                      ⑷. 召任座而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写在答题卡上。
⑴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⑵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
请你根据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些方面?
从魏文侯由“怒”到“悦”这件事,你领悟出怎样的道理?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名著人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罗烨的《醉翁谈录》一文,完成小题。
眉、眼、口、鼻四者,皆有神也。一日,口为鼻曰:“尔有何能,而位居吾上?”鼻曰:“吾能别香臭然后子方可食故吾位居汝上。”鼻为眼曰:“子有何能,而位在吾上也?”眼曰:“吾能观美恶,望东西,其功不小,宜居汝上也。”鼻又曰:“若然,则眉有何能,亦居吾上?”眉曰:“吾也不能与诸君厮争得,吾若居眼鼻之下,不知你一个面皮安放哪里?”
【注】① 神:灵性。② 厮:相互。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吾位居汝上()②居汝上也()
③若,则眉有何能()④吾居眼鼻之下()
与所给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吾若居眼鼻之下

A.而忘操之(《郑人买履》) B.故时有物外之趣 (《幼时记趣》)
C.是吾剑之所从坠(《刻舟记》) D.观之正浓(《幼时记趣》)

用“/”划出下列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吾能别香臭然后子方可食故吾位居汝上 。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尔有何能,而位居吾上?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读全文后,你从眉、眼、口、鼻之争中得到什么启示?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解释下列划线字词的意思。
相与步于中庭②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③水清洌
悄怆幽邃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甲乙两文都有精彩的景物描写,甲文用比喻的修辞描写了月光的____________;乙文用游鱼来____________(描写方式)写出了潭水的____________。
两文都是作者被贬官时所作,都是借景抒情,但表达的思想感情却有所不同,试做简要分析。

阅读《陈章侯蔑视显贵》一文,完成小题。
陈章侯性诞僻,好游于酒。人所致金钱随手尽。尤喜为贫不得志人作画,周其乏。凡贫士藉其生,数十百家。若豪贵有势力者索之,虽千金不为搦笔也。有一龌龊显者,诱之入舟,方将鉴定宋元人笔墨。舟既发,乃出绢强之画。章侯头裸体,谩骂不绝。显者不听,遂欲自沉于水。显者怫然,乃自先去。托他人代求之,终一笔不施。
(选自清·周亮工《读画录》)
【注】①诞僻:怪僻。②周其乏:周济他们的贫困。③藉:依靠。④索:求。⑤搦(nuò)握。⑥龌龊:肮脏,引申为品行卑劣。⑦强:强迫。⑧头裸体:摘掉帽子,脱掉衣服。⑨怫然:生气的样子。
解释句中划线的词语。
游于酒()②千金不为搦笔也()
③谩骂不()④乃自先()
与所给例句中的“之”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诱之入舟

A.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B.晏婴,齐之习辞者也(《晏子使楚》)
C.如鸣佩环,心乐之(《小石潭记》) D.今方来,吾欲辱之(《晏子使楚》)

用“/”划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尤喜为贫不得志人作画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显者不听,遂欲自沉于水。
⑵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
文中表现陈章侯蔑视“一龌龊显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的话回答,2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选自刘禹锡《陋室铭》)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丙】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
(选自《论语》)
注释:①回:即颜回,孔子的弟子。
解释下列划线字词的意思。
①有仙则名:②惟吾德馨:
③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亵玩:④陶后有闻鲜:
⑤人不其忧堪: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填空。
甲、乙两文都运用了的写法方法;甲文的作者刘禹锡和丙文的颜回都具有的高尚品质。
刘禹锡身居“陋室”,周敦颐“独爱”莲花,颜回乐在“陋巷”,这都表现了他们高洁的志趣。你最欣赏他们中的哪一位?请说说自己的看法。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小题。
岳阳楼记(选段)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醉翁亭记(选段)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1)朝夕阴(2)多会
下列句中划线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属予作文以之醉翁亭
B.予夫巴陵胜状 此则岳阳楼之大
C.若夫日出林霏开不知人之乐
D.览物情四时景不同

翻译下列句子。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甲文概说阴晴变化的语句是“”;乙文写早晚晴阴烟云变化的语句是“”。
请分析两文所写的景物有哪些不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