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甲乙丙三则短文,完成文后题目。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
【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
【丙】陶宏景字通明,幼有异操,终身不娶。得葛洪《神仙传》,昼夜研寻,便有养生之志。谓人曰:“仰青云观白日,不为远矣”。以茅山为金陵华阳之天,乃中山立馆。自号“华阳陶”隐居。人间书札以隐居代名。特爱松风,庭馆皆植树,每闻其响欣然为乐。梁武帝手敕招之,不出,惟画两牛,一牛散放水草之间;一牛著金笼头,有人执绳以杖驱之。         (《续世说·栖逸》)
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①晓雾将 (  ▲   )  ②猛浪若 (   ▲  ) ③(   ▲   ) 
选出“之”的用法和“有人执绳以杖驱之”相同的一项 (  ▲  )

A.实是欲界之仙都 B.梁武帝手敕招之
C.辍耕之垄上 D.孔子云:何陋之有?

翻译句子。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甲文抓住哪一个字来描绘景物?乙文总写景物特点的语句是哪一句?
乙文划线句很有表现力,请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丙文中陶宏景画的双牛图有什么深刻的的含义?
甲文和丙文都表现了陶弘景的思想,这种思想可以借用乙文的一个句子含蓄地表现出来,请写出这个句子。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比较阅读下面的两篇文言文。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 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乙】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选自《西京杂记》)
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送之②礼愈③邻居有烛而不④遂成大学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②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甲、乙两个文段分别写了哪些事例(故事)?
甲文:(1)(2)
乙文:(1)(2)

甲、乙两文的主人公可谓都取得了成功。请说说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1)(2)(3)

9、“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读书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与体验,读完孔子所提倡的学习方法,你有什么感想或启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芮伯献马贾祸周厉王使芮(ruì)伯帅师伐戎,得良马焉,将以献于王。芮季曰:“不如捐之。王欲无厌,而多信人之言。今以师归而献马焉,王之左右必以子获为不止一马,而皆求于子。子无以应之,则将哓①于王,王必信之,是贾②祸也。”弗听,⑧卒献之。
果使求焉,弗得,遂谮④诸王,曰:“伯也隐。”王怒⑩逐芮伯。
君子谓芮伯亦有罪焉:尔知王之渎⑤货而启之,芮伯之罪也。(节选自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
[注释]①晓:嚷叫。②贾(gǔ)“买”的意思再次引申为招致。③荣夷公:周厉王的宠臣④谮:诬陷,中伤。⑤渎:通“黩”,贪污。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 王欲无( ) (2) 贾祸也( )
(3) 献之( ) (4) 遂谮王( )
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今以师归而献马焉

A.而乐亦无穷也(《醉翁亭记》) B.则弛然而卧(《捕蛇者说》)
C.然得而腊之以为饵(《捕蛇者说》) D.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尔知王之渎货而启之,芮伯之罪也。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故事的结尾芮伯被逐,有人说他是咎由自取,你认为呢?请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共14分)
【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选自《陈涉世家》)
【乙】初,陈涉既为王,其故人皆往依之。妻之父亦往焉,陈王以众宾待之,长揖不拜。妻之父怒曰:“怙乱僭号,而傲长者,不能久矣!”不辞而去。陈王跪谢,遂不为顾。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陈王以硃防为中正,胡武为司过,主司群臣。诸将徇地至,令之不是,辄系而罪之。以苛察为忠,其所不善者,弗下吏,辄自治之。诸将以其故不亲附,此其所以败也。 (选自《资治通鉴·秦纪三》)
注:①[怙]依靠。②[僭号]冒用帝王的称号。③[发舒]放纵。④[颛]通“专”,专擅。⑤[苛察]苛刻纠察(同僚的过失)。⑥[弗]不。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已失期()⑵乃丹书帛曰“陈胜”()
说陈王曰()⑷诸将地至()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⑴天下苦秦久矣。⑵由是无亲陈王者。
【乙】文“妻之父”为什么“遂不为顾”呢?
综合【甲】【乙】两文,说说陈涉是怎样的人?

【古文阅读】
核工记
〔清〕宋起凤
余季弟获桃坠一枚,长五分许,横广四分。全核向背皆山。山坳插一城,雉历历可数。城巅具层楼,楼门洞敞。中有人,类司更卒,执桴鼓,若寒冻不胜者。枕山麓一寺,老松隐蔽三株。松下凿双户,可开阖。户内一僧,侧首倾听,户虚掩,如应门;洞开,如延纳状——左右度之无不宜。松外东来一衲,负经卷踉跄行,若为佛事夜归者。对林一小陀,似闻足音仆仆前。核侧出浮屠七级,距滩半黍。近滩维一小舟。篷窗短舷间,有客凭几假寐,形若渐寤然。舟尾一小童,拥炉嘘火,盖供客茗饮也。舣舟处当寺阴,高阜钟阁踞焉。叩钟者貌爽爽自得,睡足徐兴乃尔。山顶月晦半规,杂疏星数点。下则波纹涨起,作潮来候。取诗“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之句。
[注释]①雉(zhì):城墙垛子。②衲(nà):和尚穿的衣服,这里代指和尚。③小陀(tuó):小和尚。④浮屠:宝塔。⑤舣(yì):船靠岸。⑥半规:半圆。
下面语句朗读停顿恰当的一项是()

A.如延纳/状 B.距/滩半黍
C.舣舟处/当寺阴 D.杂疏/星数点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长五分() (2)雉历历可数()
(3)松下凿双() (4)睡足兴乃尔()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松外东来一衲,负经卷踉跄行,若为佛事夜归者
根据选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填空。
文中介绍的桃坠雕刻的内容取唐诗《枫桥夜泊》之意。前半部分表现“姑苏城外寒山寺”;后半部分通过表现“夜半”,通过人的形态让人联想到“钟声”,通过点明是“客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