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某化学活动小组设计如下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实验装置,以探究潮湿的Cl2与Na2CO3反应得到的固体物质。

(1)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写出试剂Y的名称: 。
(3)已知: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后,测得D中只有一种常温下为黄
红色的气体,其为含氯氧化物。可以确定的是C中含有的氯盐只有一种,且含有NaHCO3,现对C成分进行猜想和探究。
①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一:存在两种成分: NaHCO3和
假设二:存在三种成分: NaHCO3和 、 。
②设计方案,进行实验。请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可不填满)。
限选实验试剂和仪器:蒸馏水、稀硝酸、BaCl2溶液、澄清石灰水、AgNO3溶液、试管、小烧杯。
实验步骤 |
预期现象和结论 |
||
| 步骤1:取C中的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足量蒸馏水至固体溶解,然后将所得溶液分别置于A、B试管中。 |
|
||
| 步骤2: |
①若无明显现象,证明固体中不含Na2CO3 ②若溶液变浑浊,证明固体中含 Na2CO3 |
||
| 步骤3: |
|
(4)已知C中有0.1 mol Cl2参加反应。若假设一成立,可推知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某兴趣小组进行“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的实验,将5.4g的铝片投入500 mL 0.5 mol·L-1的硫酸溶液中,下图为反应产生氢气速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
(1)下列关于图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填序号,下同);
①a → b段产生H2加快可能是表面的氧化膜逐渐溶解,加快了反应速率
②b → c段产生H2较快可能是该反应放热,导致温度升高,加快了反应
③c以后,产生H2速率逐渐下降可能是铝片趋于消耗完全
(2)其他条件不变,现换用500 mL 1 mol·L-1盐酸,产生氢气速率普遍较使用500 mL 0.5 mol·L-1硫酸的快,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①盐酸中c(H+)的浓度更大
②Cl-有催化作用
③SO42-有催化作用
④SO42-有阻化作用(使反应变慢)
⑤Al3+有催化作用
(3)要加快铝与硫酸溶液制H2的反应速率,小组成员提出一系列方案,比如:①加入某种催化剂;②加入蒸馏水;③将铝片换成铝粉;④增加硫酸的浓度至18 mol/L;⑤;⑥ _。以上方案不合理的有;请你再补充两种合理方案,填入空白⑤⑥处。
(1)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少量乙酸乙酯。
①写出制备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试管Ⅱ中盛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
(2)已知乳酸的结构简式为
。试回答:
①乳酸分子中含有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官能团(写名称);
②乳酸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是硫酸试剂瓶标签上的部分内容。现实验室需要240ml 4.6mol/L的稀硫酸用该硫酸配置,
则:(1)需要该浓硫酸的体积为mL;
(2)可供选用的仪器有:胶头滴管;烧瓶;烧杯;药匙;量筒;托盘天平.配置稀硫酸时,还缺少的仪器有______、______。
(3)配置过程中有几个关键的步骤和操作如图所示:将下列实验步骤A-F按实验过程先后次序排列_______________。
(4)该同学实际配置得到的浓度为4.5mol/L,可能的原因是。
| A.量取浓H2SO4时俯视刻度 |
| B.容量瓶洗净后未经干燥处理 |
| C.将稀释后的稀硫酸立即转入容量瓶后,紧接着就进行以后的实验操作 |
| D.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
已知硫酸铜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铜、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氧气。请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硫酸铜在加热分解时产生的各物质与参加反应的硫酸铜的物质的量的关系。
实验测得数据和有关结果如下:
①准确称得无水硫酸铜 2.4 g;
②测出量筒中水的体积,折算成标准状态下气体的体积为112 mL;
③干燥管在实验后质量增加1.28 g;
④实验结束时装置B中的NaHSO3溶液变为Na2SO4溶液(不含其他溶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的作用是;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干燥管收集到的物质是__________。
(3)实验数据测出后,计算出氧气的物质的量有________mol;并据此计算出SO2为_________mol,SO3为___________mol。
(14分)实验室用苯和浓硝酸、浓硫酸发生反应制取硝基苯的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需在50℃~60℃的温度下进行,图中给反应物加热的方法是水浴加热,其优点是________和________;
(2)在配制混合酸时应将__________加入到________中去;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
(4)由于装置的缺陷,该实验可能会导致的不良后果是________.
(5)反应完毕后,除去混合酸,所得粗产品用如下操作精制:
①蒸馏②水洗③用干燥剂干燥④用10%NaOH溶液洗⑤水洗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 | B.②④⑤③① | C.④②③①⑤ | D.②④①⑤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