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2分)化合物X由元素A、B组成,可用于制造高性能的现代通讯材料—光导纤维;化合物Y由不同短周期元素C、D组成,是良好的耐热、耐冲击材料。
(1)已知A的一种单质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则A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A可由X与焦炭在高温下反应制得,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X与纯碱高温熔融时能生成Z,同时还生成一种气体M;将一定量气体M通入z的水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和纯碱溶液。X与纯碱高温熔融能发生反应的原因是                                        ;M与Z的水溶液能发生反应的原因是                                            。要将纯碱高温熔化,下列坩埚中不可选用的是       。
A.普通玻璃坩埚               B.石英玻璃坩埚
C.氧化铝坩埚                D.铁坩埚
(3)C的单质既可与盐酸、又可与NaOH溶液反应。一定条件下,Y和水作用生成含D的化合物W,W是一种含有10个电子的碱性气体。则Y的化学式是             
(4)C的单质、石墨和二氧化钛(TiO2)按一定比例在高温下反应得到两种化合物,两种化合物均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新型陶瓷材料,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碳族元素简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了证明一水合氨(NH3·H2O)是弱电解质,常温下,甲、乙两人分别选用下列试剂进行实验:0.01 mol·L—1氨水、0.1 mol·L—1NH4Cl溶液、NH4Cl晶体、酚酞试剂、pH试纸、蒸馏水。
(1)甲用pH试纸测出0.01 mol·L—1氨水的pH为10,则认定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你认为这一方法是否正确?____(填“是”或“否”),并说明理由。
(2)请你根据所提供的试剂,再提出一个合理又简便的方案,证明NH3·H2O是弱电解质。

H2O2作为氧化剂在反应时不产生污染物被称为绿色氧化剂,因而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定性分析:图甲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定性比较得出结论。有同学提出将FeCl3溶液改为Fe2(SO4)3溶液更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 。
(2)定量分析:如图乙所示,实验时均以生成40 mL气体为准,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将注射器活塞向外拉出一段后松手,过一段时间后看,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入0.1 mol MnO2粉末于50 mL H2O2溶液中,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写出H2O2在MnO2作用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A、B、C、D各点反应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
③反应速率由D到A逐渐变化的原因是: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逐渐________,(填 “增大”或“减小”)反应速率逐渐_________。(填 “加快”或“减慢”)
④计算H2O2的初始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mol/L。(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Cl2和H2O2是高中阶段最常见的两种氧化剂,经查阅资料Cl2氧化能力强于H2O2,能将H2O2氧化。为了验证该结论,学生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的方程式为(用单线桥标电子转移方向与数目);
(2)试管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
(3)试管C中加入5mL 30% 双氧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管D中充满10% NaOH溶液,NaOH溶液的作用是
(5)将浓盐酸注入圆底烧瓶A,当装置中的空气基本排尽后关闭止水夹,反应一段时间后试管D中的现象为,试管D中的气体检验方法为____________;
(6)有的同学对上述实验中D试管中的气体来源产生质疑,你认为可能的来源有:(用方程式回答)。对于质疑可以采用对比实验来解决。

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和比较SO2和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

(1)实验室用装置A制备SO2。从物质类别看,SO2属于______(填“酸性”、“两性”或“碱性”)氧化物;
(2)实验室用装置E制备Cl2,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中的液体反应物在反应中所表现出的性质为:_______;
(3)反应开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B、D两个试管中的品红溶液均褪色。停止通气后,再给B、D两个试管分别加热,两个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为B: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
(4)另一个实验小组的同学认为SO2和氯水都有漂白性,二者混合后的漂白性肯定会更强,他们将制得的SO2和Cl2按1:1同时通入到品红溶液中,结果发现褪色效果并不像想象那样。请你分析该现象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预测SO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你认为该预测是否合理?(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

在常温下,Fe与水并不起反应,但在高温下,Fe与水蒸气可发生反应。应用下列装置,在硬质玻璃管中放入还原铁粉和石棉绒的混合物,加热,并通入水蒸气,就可以完成高温下“Fe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请回答该实验中的问题。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其中氧化剂是,还原剂是。8.4g铁粉参加反应,转移电子mol。
(2)玻璃管中石棉绒的作用是,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
(3)圆底烧瓶中盛装的水,该装置受热后的主要作用是;烧瓶里应事先放置,其作用是
(4)该同学欲确定反应后硬质试管中固体物质的成分,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待硬质试管冷却后,取少许其中的固体物质溶于稀硫酸得溶液B;
②取少量溶液B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色则说明硬质试管中固体物质的成分是,若溶液未变红色则说明硬质试管中固体物质的成分是
(5)该同学按上述实验方案进行了实验,结果溶液未变红色,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6)该同学马上另取少量溶液B,使其跟NaOH溶液反应。若按图所示的操作,可观察到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的现象,请写出与上述现象相关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7)一段时间后,该同学发现(4)中未变红的溶液变成红色,说明Fe2+ 具有性。由此可知,实验室中含Fe2+的盐溶液现用现配制的原因是,并且配制含Fe2+的盐溶液时应加入少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