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可以用字母AB+CD=AD+CB来表示.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稀盐酸与以下四种物质是否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溶液 |
溶液 |
溶液 |
溶液 |
(1)甲同学提出稀盐酸与
溶液是否发生复分解反应?乙同学认为不反应,因为这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所得的物质是一样的.你
(2)甲乙设计了以下三个实验,请你在空白处填写相关内容: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实验1 |
在
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
|
稀盐酸与
溶液发生了复分解反应 |
实验2 |
在
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
实验3 |
在
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
没有明显现象 |
甲乙同学:不发生反应 |
(3)写出实验2的化学方程式:
(4)在实验3中,甲乙两同学因为观察到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故判断该反应不能进行,你
实验内容与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
|
实验课上老师要求设法了解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稀硫酸时溶液pH的变化。同学们设计了多种实验方案,测定实验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情况。下表是一组同学的实验数据: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pH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1)该组数据是他们用玻璃棒蘸取试液后,滴在pH试纸上,再把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比色卡对照得到的,同学们的操作正确与否? (选择“正确”或“不正确”)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
(3)pH ="=" 7时,说明
(4)为正确判断反应进程,实验前同学们在稀硫酸中滴加了几滴指示剂。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试液颜色由红变紫,最终显蓝色,则同学们滴入的指示剂是
某同学在探究金属活动性时将一条铝片伸入盛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开始时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铝片的表面有气泡出现,且有红色固体生成。为了解释此“反常”现象,经查资料知:配制硫酸铜溶液时常加入少量稀硫酸。上述实验中共发生了个反应,其中产生红色固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小红同学想探究实验室中碳酸钙和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后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横线上的七个问题。
【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小红认为废液中溶质只有CaCl2。
你认为还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实验与结论】
(1)请你写出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分别取少量该废液和CaCl2溶液加入到两支试管中,并向其中分别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做对比试验,结果两支试管中溶液均无色,于是小红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3)你认为小红的实验 ▲(填“能”或“不能”)证明她的猜想,理由是 ▲。
(4)如果要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你选择 ▲(填字母:A、石蕊试液 B、氢氧化钠溶液 C、 稀盐酸 )来代替酚酞试液,理由是▲。
(5)若实验证明了你的猜想是正确的,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 ▲,反应完成后过滤就可得到只含CaCl2一种溶质的溶液。
(9分)下面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请按要求作答:
(1)仪器a的名称是▲。
(2)用B装置制取气体并能随时停止反应,上部与下部对接应选▲(填“b”、“c”)。
(3)从装置A-D中选择:加热KMnO4制取O2并用排水法收集,应选用图中的▲和
▲(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室制取CO2应选的发生装置用图中的▲(填字母)。
(4)用装置E排空气收集H2,气体应从导管的▲(填“d”、“e”)端进入;由于氧气具有▲的性质,可将F装置导管补全后排水收集。
(5)若在E装置中加入浓硫酸,用E、C两装置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则气体应由E装置导管的▲(填“d”、“e”)端进。
孔雀石主要含Cu2(OH)2CO3〔也可认为是Cu(OH)2·CuCO3〕,还含少量Fe、Si的化合物。实验室以孔雀石为原料制备CuSO4·5H2O,步骤如下:
|
请回答下列问题:(1)气体E的化学式是 。
(2)由溶液C获得CuSO4·5H2O,需要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和干燥等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