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反映的农业生产方式( )
A.小农经济 | B.手工工场 |
C.商品经济 | D.精耕细作 |
《贞观政要》记载,唐太宗统治期间:“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长空,牛马布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稔,斗米三四钱,行旅自京师至于岭表,表山东至于沧海,皆不赍粮,取给于路。如山东村落,行客经过者必厚加供待,或时有赠遗,此皆古昔未有也”。对此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A.唐太宗统治期间经济发展 |
B.贞观年间社会安定 |
C.唐太宗时期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
D.对统治阶级歌功颂德 |
下面是关于秦筑长城的诗句,你认为哪个观点比较全面客观
A.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 |
B.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得尧阶三丈高。 |
C.秦皇筑长城,乃为万世利。连山绝谷势蜿蜒,雄图自足制中外。 |
D.当其兴大役,天下皆痍疮。以之召祸乱,不旋踵灭亡。岂知易代后,功及万世长。 |
据史书记载,公元前213年咸阳一位商人坐马车来到象郡,用他携带的200枚秦半两钱买了三个象牙、10本《庄子》和109斤水稻,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一记载
A.属实 | B.不可能是事实 |
C.不能判断 | D.有可能是事实 |
下图所示是日本《朝日新闻》所发的一则号外。 作为历史资料,它可以用于研究
A.明治维新 | B.甲午战争 |
C.日俄战争 | D.东京审判 |
细节是历史事件的重要构成,可以加深我们对历史的认识。下列有关二战的细节描述错误的是
A.进攻波兰——德军使用“闪电战”,利用空军优势夺取了战场的制空权 |
B.“海狮计划”——德军集中空军优势大规模空袭英国本土,但未能得逞 |
C.斯大林格勒战役——苏联军民誓死保卫国家,与德军展开激烈的巷战 |
D.“霸王行动”——英军在德国防线背后着陆,苏军开始对柏林发动进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