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的历史和文明的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五表 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第九表 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十二铜表法》
材料二 诸八议者(注:八议指亲、故、贤、能、功、贵、勤、宾),犯死罪,皆条所坐及应议之状,先奏请议,议定,奏裁(注: 一般死罪可降为流罪)。……流罪以下,减一等。
——《唐律疏议》
材料三 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由于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的明显要求,并且在事先公平补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不能被剥夺。
——《人权宣言》
材料四 “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做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1)阅读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十二铜表法》与唐律的特点。
(2)比较材料一、三,找出它们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并据此说明罗马法的深远影响。
(3)材料四中的“民治”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是如何落实的?综上探究,你认为法制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什么重要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万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可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贞现政要》
材料二 “(明太祖说)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宰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史纪事本末》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唐太宗认为君主独揽大权、日理万机有何不当?
(2)在材料一中,唐太宗认为设立宰相制度有何好处?
(3)在材料二中,明太祖为何反对宰相制度?
(4)在材料二中,明太祖认为什么是稳当治国的方法?
(5)你认为唐太宗与明太祖的治国理论,谁的较为正确?为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礼记·王制篇》
材料二: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下》
材料三:周王正妻所生之子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依据这两段材料,指出为什么周王先“贬其爵”后“削其地”?
(2)材料三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由材料三看出该制度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3)三段材料所反映的两种制度之间的关系如何?各有何积极作用?
亚洲,全称亚细亚洲,意思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在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亚洲一直是世界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依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加紧对亚洲的侵略,激起了亚洲各国人民的反抗运动,被列宁称为“亚洲觉醒”。其中甘地领导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是亚洲觉醒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位民族解放运动的先驱,在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历史上,做出不不可磨灭的贡献。
结合所学,试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说明甘地与凯末尔在民族解放运动中不同之处。
丘吉尔曾经说过:“我们塑了建筑,而建筑反过来也影响了我们”。建筑工程往往都是人类文明演进的缩影,围绕这一主题,同学们展开了研讨。
研讨一秦长城的见证
《世界遗产名录》对长城的评价语为:“约公元前220年,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用以抵抗来自北方的侵略……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秦长城以石筑见称,雄伟壮观,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如今虽然历史的风雨将它剥蚀成了断残基,但它却浓缩成了一种厚实的文化积淀,以永恒的苍凉和悲壮,永远留在华夏文明的史册里。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扼要说说对秦长城的看法。
研讨二圆明园的诉说
举世闻名的圆明园是清代皇家园林,它把祖国锦绣山河的众多景观和两洋建筑艺术集于一身。伏尔泰曾经说过:“人闪一向把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竞技场,巴黎的圣母院和东方的圆明园相提并论。这是园林建筑史上的伟大创举。但在近代某一次战争中,它遭到西方列强的野蛮焚毁,如今残留的残迹,仍默默控诉着侵略者的罪行。”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材料中的某一次战争是近代历史上哪次战争?并分析这次战争给中国社会所造成的危害。
研讨三美国国会大厦的威严
美国国会大厦对历任美国总统来说都是一个需要小心应付的地方。美国的开国者们因为长久的自治传统,
……使他们对一个坐拥大权的政治领袖怀有极大的忧虑,……因此他们想方设法地约束总统的权力,不仅是司法、立法制度上的约束,甚至在宪法中加上了弹劾权,……虽然对总统的弹劾只有3次,而且除尼克松辞职外,无一人被罢免,但国会山上这座白色建筑让每一任总统的心头都悬着“达摩克利斯”之剑。
(3)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总统与国会之间的关系。
研讨四欧盟总部大厦的影响
一百多年前法国作家雨果说:“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1993年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正式成立,它是由欧洲共同体发展而来的,是一个集体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
(4)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后欧洲国家走向联合的原因。欧盟的成立对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有何影响?
古往今来,政府的政策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回答:
材料一宋代海外贸易较以前有了突出发展:……两宋时期通航的海港至少有20来个,设有市舶机构的港口就有十多个。……宋代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至少在60个以上,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印度及孟加拉湾沿岸地区、红海周围及东非沿海地区。……进口商品在北宋前期不超过50种,至南宋增至300余种,大致可分香料、宝货、药材、矿产、燃料、纺织品和动植物初级制品等几大类;输出商品以手工产品为主……。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市舶收入(官府的进口税)为三十万缗,……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为二百万缗。
——《简明中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海外贸易的特点。
(2)某班学生在学习“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时,列表总结了“日本明治维新”和“土耳其凯末尔改革”的有关知识。请根据所学完成下列表格。
(3)材料二显示我国城市化进程经历了两个迅速发展的时期(1953—1960年;1979年以后),分别说明其迅速发展的原因。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新的变化。在一些发达国家,婴儿出生时,产妇的医疗费用由国家负担,还可以得到一定补贴。16岁以前的公民每周有补助,公立学校实行免费教育。职工患病可以免费得到治疗,失业有救济金,退休有养老金,死亡后其家属还可以得到抚恤金。
(4)你如何看待上述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