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良吏传》记载了一名叫王方翼的官员,“(高宗)永徽中累授安定令,诛大姓皇甫氏,盗贼止息,号为善政”。当时此类的记载尚有许多。这说明( )
A.官府与大姓的关系是地方治理的关键 |
B.朝廷一直压制门阀 |
C.朝廷对地方缺乏影响力 |
D.士族大姓势力膨胀导致割据 |
俄日两国以改革的方式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其主要原因都是
A.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 |
B.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相互妥协 |
C.封建建统治基础牢固,没有发生社会危机 |
D.人民的反抗斗争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
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的共同点是
A.触动了显贵的利益 | B.加重了对农民的负担 |
C.改变了社会性质 | D.以失败而告终 |
下列对于百日维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全面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要求 |
B.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C.有利于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 |
D.初步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 |
光绪帝为了贯彻新政,在人事上的重大举措是()
A.颁布变法法令 |
B.游说外国人支持 |
C.给袁世凯加官晋爵、委以重任 |
D.将礼部两尚书、四侍郎全部革职,任命谭嗣同等为军机章京 |
基于“大凡国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财产之多寡”的认识,明治政府开始()
A.实行地税改革 | B.开化社会文明 |
C.引进欧美科技 | D.鼓励工商贸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