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革命经事实证明是自由资本主义的救世主:一方面使西方赢得了反希特勒德国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另一方面悖谬地通过苏联表面上对大萧条所具有的免疫力,促使人们放弃对自由市场正统观念的信念,为资本主义进行自我改革提供了驱动力。”材料中的“资本主义进行自我改革”是指
| A.放弃自由市场体制 | B.第三次科技革命 |
| C.发展“混合经济” | D.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
《新唐书》卷165《权德舆传》记载,“江淮田一善熟,则旁资数道,故天下大计,仰于东南。”这从本质上说明了唐代
| A.开始注重精耕细作 | B.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
| C.南方经济发展迅速 | D.广泛引种经济作物 |
东晋葛洪《抱朴子·审举篇》记载,“灵、献之世,台阁失选用于上,州郡轻贡举于下,故时人语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索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表明当时察举制
| A.其弊端日益突出 | B.具有历史的进步性 |
| C.实质上是世官制的延续 | D.已发展为九品中正制 |
据《荀子·王制》记载,“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尚完利,便备用,使雕琢、文采不敢专造于家,工师(工官)之事也。”这里的“工师”是
| A.官营手工业中的工匠 | B.管理手工工匠的官员 |
| C.管理市场经营的官员 | D.掌握精巧技艺的匠户 |
《韩非子》载:“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故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由此可见,韩非认为“治天下”应重在依靠
| A.人情关系 | B.伦理道德 | C.礼乐秩序 | D.法制建设 |
北京大学张世英教授在《西方画派的哲学》一文中谈到“19世纪以来,西方现代科学日益繁荣发达,人们对待生活也日益采取科学的态度,重客体,重自然。其在绘画方面的表现便是重视对客观事物的描写。”以下能体现上述风格的绘画作品是
| A.《自由引导人民》 | B.《镜中的少女》 | C.《拾穗者》 | D.《向日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