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私营手工业得到较大发展。以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手工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 |
B.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现象 |
C.手工业产品开始进入海外市场 |
D.促进了商品货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
“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了。剩下的一点小小的力量,若仅依据某些现象来看,自然要使同志们(作这样看法的同志们)发生悲观的念头。但若从实质上看,便大大不然。……这就是说,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上述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论述发表于()
A.国民革命时期 | B.井冈山时期 | C.延安时期 | D.过渡时期 |
下表内容摘编自中国共产党“一大”、“二大”文件,其前后变化表明中国共产党已经()
中共一大(1921年) |
中共二大(1922年) |
|
中国社会性质 |
未阐述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革命目标 |
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承认无产阶级专政。 |
最低纲领:打到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最高纲领: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 |
革命对象 |
资产阶级 |
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
革命力量 |
工人、农民和士兵 |
无产阶级、农民、其他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
A.从幼稚走向了成熟 B.摆脱了苏联革命模式的影响
C.初步认识了中国国情D.探索出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一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
B.一战激化了俄国各种矛盾,推进了革命的发生 |
C.没有一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 |
D.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有战争”这个条件 |
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说道:“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下列最能体现作者这一观点的是()
A.1689年《权利法案》 | B.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
C.1701年《王位维承法》 | D.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不得不承认,中国人民“含有无限蓬勃生气”,“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导致他得出这一结论的重要因素包括()
A.中国幅员广阔人口众多,无法有效统治 |
B.欧美、日本各国缺乏殖民统治经验 |
C.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巨大力量 |
D.世界舆论强烈谴责对华“瓜分一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