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布拉格会议上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关于中国革命的决议》。会议斥责俄国自由派支持沙皇侵略政策的行径,强调指出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世界意义,祝贺中国的革命共和,为他们感到欢欣鼓舞。这次中国革命指( )
A.太平天国运动 | B.辛亥革命 |
C.国民大革命 | D.人民解放战争 |
季羡林先生是当代著名的学者,他曾于2006年荣获“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荣誉,其颁奖词中写道:“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这一评价所说的季羡林先生的精神与下列那一传统思想是相吻合的
A.法家 | B.道家 | C.儒家 | D.佛教 |
有一位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了一幅图片,内容是2004年9月,西班牙发生焚烧华商鞋店事件。有人高喊:“把埃尔切(西班牙制鞋业中心)所有亚洲鞋子都赶出去。”据此判断,该同学课题研究的核心主题最有可能是
A.经济全球化 | B.种族歧视 | C.恐怖主义 | D.世界多极化 |
丘吉尔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苏联之所以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
A.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
B.开创并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
C.合理的吸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 |
D.适时纠正了经济政策中存在的弊端 |
上海市档案馆收藏了一套上海普通市民的家庭账本,从1957年11月到2002年从未间断。账本记载,1980年夫妇俩全年的总收入是2685.04元,而到了2002年,虽然俩人都已退休,全年总收入仍然达到47658.3元,比22年前提高了17.75倍。这一帐本是上海
A.率先跨入小康生活的见证 | B.这种巨变的见证 |
C.社会生活变迁的见证 | D.逐步走向市场经济见证 |
“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他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经过一个公私合营的过程……自己完全可以成为光荣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段话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B.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D.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