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4年3月3日—15日,全国“两会”在北京举行。两会期间,反腐监督、改革、住房、收入分配、社会保障、食品安全等都成为了热议话题。会议结束后,某班学生就两会的热议话题开展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A组同学:关注大会的主要内容
材料一: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审议、并表决通过了《关于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国家生活中有何地位?材料一反映了全国人大具有哪些职权?
B组同学:关注反腐监督的内容
材料二:在两会召开前的网络调查中,“反腐监督”位居选项热度排行旁的榜首,成为网民最关注的话题。在人大会议闭幕后的记者见面会上,李克强总理说:“我们要建立和完善不能贪、不敢贪的反腐机制,让腐败行为、腐败分子依法受到严惩,绝不手软。更重要的是,要让权力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中运行,使人民能够更为充分和有效地进行监督,这也是把权力涂上防腐剂,只能为公,不能私用。”
(2)材料中“对任何腐败分子都要依法严惩,绝不手软”反映了我国怎样的治国方略?权力的运行需要公众的监督,公民可以通过哪些正确途径进行监督?
C组同学:关注改革的内容
材料三:“改革是今年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区别情况,分类推进,抓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举措,力求取得实质性进展,更多释放改革红利。”——《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
(3)我国当前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怎样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为什么要把改革作为2014年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
D组同学:关注民生问题的内容
材料四:两会前夕,中国网举办了互动中国特别策划——2014两会网民调查。住房、医疗、社会保障、食品安全等问题均出现在得票最多的前十项中。回顾最近五六年,此类民生问题越来越成为民众关心的话题,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也成为了新一届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4)住房、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的日益突出,反映了我国怎样的现状?“改善民生成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反映了我党怎样的执政理念?民生问题,事关你我,请你为解决民生问题出谋划策。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经济生活需要法律保障 厉行法治的要求 政治常识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各级政府都要建立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的有力推进机制,给企业松绑,为创业提供便利,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所有行政审批事项都要简化程序,明确时限,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
(1)材料体现了我国的治国方略是什么?请说出这一方略的核心是什么并简要说明理由。
(2)“有权不可任性”,对国家和公民个人分别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材料一:2014年6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我国要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就必须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养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必须大力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科技人才。
(1)国家领导人为什么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2)我们青少年应怎样把自己培养成创新型人才?

2014年5月7日上午9时左右,在广州地铁4号线车陂南站,一名60多岁的老人与一名20多岁的年轻小伙,因为争先进入车厢抢座位而引发了“血案”。
(1)上述材料启示我们要加强哪一方面的建设?
(2)这一方面的建设在社会主义精神建设中的地位?
(3)加强这一建设,青少年应怎样做?

材料一:英国《卫报》发表《2016年:当中国超过美国》的文章,指出:中国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根据4月份出版的半年度世界经济展望数据库,大胆做出最新预测,中国经济将于2016年超过美国。
材料二:中国成功发射了“天宫一号”,并实现了“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的成功对接,首艘航母“辽宁”号初具战斗力,“嫦娥三号”成功着陆月球并进行科学考察。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经济和科技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小明看了上述材料后非常感慨,他说:“我国已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了,再没有谁敢欺负我们了。”你赞同他的观点吗?简述理由。

2015年3月28日,我国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我区某学校九年级的同学们结合《思想品德》的有关知识,开展如下探究活动:
材料一:2013年9月和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1)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有何重要意义?
材料二:当今世界,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继续显现,世界经济复苏缓慢,为发挥“一带一路”建设给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我国将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并承诺每年向沿线国家提供1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对此,有西方媒体评论:如此大手笔,足见国力强盛,莫人能及。
(2)谈谈你对材料二的认识。
材料三:“一带一路”经过很多国家和地区(下图),这些国家文化背景不同,风俗习惯各异,给“一带一路”的推动与共建带来挑战。

(3)请你从文化交流的角度,为“一带一路”的建设出谋划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