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华同学做“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实验器材如下:小电灯标有“3.8V” 的字样、电源电压恒为6V 、滑动变阻器标有“20Ω 1A”、电流表(量程为0~0.6A、0~3A)、电压表(量程为0~3V、0~15V)、开关及导线若干。
按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从大到小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并将正确操作下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填入下表:
电压表的示数 U/V |
电流表的示数 I/A |
小电灯的功率 P/W |
2.0 |
0.20 |
|
2.5 |
0.22 |
|
3.0 |
0.25 |
|
3.8 |
0.30 |
|
4.5 |
0.32 |
|
(1)通过上表数据,可算得小电灯的额定功率为 W;
(2)将两个这样的相同规格的小电灯串联后直接接在6V电源的两端,两灯消耗的总功率为 W;
(3)结合表中数据判断:在不拆开电路的情况下,能否继续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定量关系”?并说明理由。答: 。
(4)若电压表的0~15V 量程已损坏,只能使用0~3V 量程,其它器材不变,小张将现在的电路作了改动也能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在如图的虚线方框内画出改动后的电路图。
小强同学是一个喜欢思考的学生,他想不同种类物质的吸热能力是否会不同呢 于是他取了沙子和水这两种不同物质,从而研究它们吸热能力的差异.他设计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
使用的实验器材有:两个酒精灯,两个金属盒,温度计……在完成每一个实验步骤时要考虑很多问题,下面是小强的实验步骤,请根据要求补充完成;
(1)先测量(选填“体积”或“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所以实验时还需要的器材是____;
(2)在实验时只要控制_____________(选填“加热时间”或“温度变化”,下同)相同就可以确定水和沙子吸收了相同的热量;加热完成后只要比较他们的多少就可以比较出沙子和水吸热能力差异;若在实验时发现,沙子温度升高的比水多,则吸热能力较强的是_______;
(3)根据小强得出的结论,结合图乙的信息,此时是(选填“中午”或“夜晚”)
为了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小薇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________状态。
(2)小薇先将电流表接在L1所在的支路上,闭合开关后,看到灯L2发光,但灯L1不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路可能存在的故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排除故障后,她测出了L1、L2支路和干路上的电流分别为I1、I2和I,电流表示数如图中甲、乙、丙所示,可读出:I1=0.5A,I2=_______A,I=________A。根据测量结果,在误差允许范围内你认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写出关系式即可)。
(4)为了验证结论的普遍性,小薇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敏连接了如右图的实物连接图,此时,电流表测的是_______(“L1”、“L2”、“干路”)的电流。若要测灯L2的电流,请你在图上只改动一根导线,完成电路的连接。(在需改动的导线上打“×”,再画出重新连接后的导线)
如图是探究“物体的动能的大小与速度有关”的实验示意图.
(1)该实验中物体的动能是指物体(选填“A”或“B”)的动能,该动能是由______能转化而来的.
(2)该实验中物体动能的大小是通过 _来反映的
(3)该实验中物体的速度是指物体A从斜面上静止滚下与物体B碰撞时(选填“碰前A”、“碰后A”、“碰前B”或“碰后B”)的速度,它是通过(选填“高度”或“质量”)来改变的.
(4)为了研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必须将质量不同的物体A从斜面的高度下落,目的是为了控制相同。
(5)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____(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我班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在杠杆支点的两边分别挂上钩码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若杠杆静止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此时杠杆平衡吗?________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
(2)为尽量减小杠杆自身的__________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应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甲中,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将杠杆调在水平位置平衡还可以方便测量__________.
(3)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表格中漏填的数据为________N.
(4)有的同学按现有方案得出如下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这个结论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符,为解决本实验方案的这一不足,小刚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替换了一组钩码,并使测力计的拉力方向 _________________(选填“在竖直方向”或“不在竖直方向”),使杠杆平衡,再做几组实验,即可得到验证。
(10分)某实验小组探究金属丝电阻大小与长度的关系,他们取一段粗细均匀的金属丝拉直后连接在A、B接线柱上,在金属丝安装一个可滑动的金属夹P.实验室还提供了下列器材:电压表、电流表、电池组(电压3V)、滑动变阻器(20Ω 2A)、刻度尺、开关和导线若干.
(1)他们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中还没有连接的一根导线接上,使电路完整.
(2)闭合开关前,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变阻器的最_______ (选填“左”或“右”)端.
(3)某次实验中测得电压表的读数为2.1V,电流表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则电流表的读数为I=_______A,此时金属丝的电阻R=______Ω.
(4) 实验中移动金属夹P.分别测得AP段的长度l和对应的电阻值R,数据如表:
/cm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R/Ω |
2.1 |
2.8 |
3.5 |
4.2 |
4.9 |
5.6 |
l/cm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R/Ω |
2.1 |
2.8 |
3.5 |
4.2 |
4.9 |
5.6 |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虎同学认为,由于电源电压没有超过电压表所选量程的最大值,因此在闭合开关前,可以将变阻器的滑片置于任意位置。你认为他的想法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
他们还想借助于图甲继续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6)闭合开关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到电压表示数为2.5V,记下电流表的示数(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______V,记下电流表的示数
(8)经过多次实验,得到如图丙所示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得出: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