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  食品安全是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危害。近段时间,各种食品安全“门”事件不断考验着消费者的承受力,这一扇扇门的开启,让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产生了担忧,人们也不禁发出这样的疑问“今后还有多少门要打开?”有关部门、媒体也对有问题的食品进行集中汇总和曝光,让企业严格遵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肩负起社会责任。
材料二  公安部副部长黄明在2013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上的讲话指出:依法严厉打击食品安全犯罪,开展“打四黑除四害”(四黑:黑作坊”、“黑工厂”、“黑市场”、“黑窝点”。 四害:害百姓、害家庭、害社会、害国家。)专项行动,积极推动食品安全综合治理,食品安全事关民生福祉、事关和谐稳定的重大问题,需要社会各方面同心携手、共同治理。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解决好食品安全问题除了用法律手段严厉打击外,还应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解决好食品安全问题,必须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依据。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劳动者的个人劳动报酬要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平均主义,实行多劳多得,合理拉开差距。”
材料二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坚决克服一些单位盲目增加个人收入和社会集团消费的倾向,同时必须十分关心贫困地区,低收入者和困难企业职工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⑴材料一和材料二各说明了什么问题?
⑵材料一和材料二所提的问题是否具有一致性?为什么?

6分)材料:2011年1月 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作为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决定》指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做好新形势下的水利工作,必须注重科学治水、依法治水,大力发展民生水利,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
根据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政府应如何负好责任,做到科学、依法治水。

2011年9月2日,互联网迎来了42岁生日。42年来互联网产业得到了飞速发展。据统计,中国网民数量达到2.5亿,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互联网用户最多的国家。有人称,从信息发布的角度看,中国已进入“全媒体时代”,也就是每一个国民都可能成为信息发布者,每一个公民都可以即时传播自己看到的、遇到的社会信息。 结合材料,说明公民和政府部门应如何面对“全媒体时代”。

2011年上半年,北京以8%的GDP增速位居全国31个省区市排名末位。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还是“行有余而力不为”?在制定“十二五”规划的过程中,北京提出要在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当好标杆和火炬手,走在全国最前列,把五年年均增速审慎确定为8%,为全国31个省区市最低。面对“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北京的科学发展在“调”和“转”上加大力度。围绕群众关心、舆论关注的交通拥堵、房价虚高、大气污染等三大问题,北京坚决实施控车市、调楼市和首钢退市三大策略。虽然这三大措施直接影响了1.8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速,却大大便利了市民的出行,维护了楼市稳定,老百姓也得到了更多的“蓝天白云”。如果说,“十二五”开局之年的调控是中央下发给各地的一张考卷的话,倒数第一,恰恰是北京“行有余而力不为”的精心备考,是心甘情愿主动站位的结果。
结合上述材料,从“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角度,分析说明北京在GDP增速排名中甘愿倒数第一的依据。

材料一 天上的一切星宿,地上的一切陈设,总之,构成大宇宙的一切物体,在心灵以外都没有任何存在;它们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或是被知道。
材料二 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此气,先有此理,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还在这里……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材料三 2011年7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温家宝总理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正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但还存在很多的不确定因素。这要求我们深刻把握经济发展运行规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处理好保持经济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货膨胀预期的关系,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好的经济形势,要着眼当前,谋划长远。”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观点分别是什么?二者有什么共同点?
(2)说明规律的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在材料三中是如何体现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