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他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他是89岁高龄的于敏。34岁年轻有为的于敏,带领他的原子核理论研究小组,正处在重大成果突破的关键时刻。为了加快氢弹的突破,1961年1月,于敏被国家选派参加氢弹理论的预先研究。“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于敏毫不犹豫地表示服从分配。“这次改变决定了我的一生。”从事氢弹的研究,是于敏一生中最重大的转折。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一次次陷入困境又一次次突出重围,经历了我国核武器研究史上著名的“百日会战”之后,于敏带领的科研队伍终于实现了氢弹原理的重大突破。从原子弹到氢弹,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这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于敏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一次是1999年,国家为两弹一星元勋授奖,另外一次是2015年1月9日,国家科技奖颁奖,于敏成为最高科技奖的唯一获得者。甚至直到今天,他的事迹也鲜见于报端.于敏虽然是一位大物理学家,但他最大的爱好是中国历史、古典文学和京剧。他从小就会背不少古诗词。他喜欢读的书有《资治通鉴》、《史记》、《汉书》、《三国志》、《三国演义》、《红楼梦》等等。儿子于辛说,父亲最崇拜的历史人物就是诸葛亮和岳飞。诸葛亮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是他座右铭,也从小就教育子女“只有淡泊名利、潜心做事,才能有所成”。而父亲教会他心爱的孙子的第一首诗,就是岳飞的《满江红》。他的学生不止一次的说,老师身上最大的特点就是“爱国”。
(1)结合材料,从文化功能的角度阐释优秀的传统文化对我们的深远影响。
(2)结合材料,分析于敏的事迹对我们青少年学生会产生怎样的价值引领?
(3)科学家于敏是当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杰出代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的价值目标。某班级召开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主题班会,请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为我们应怎样努力成为一个友善的人提出三点要求。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辩证认识和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新型思维方法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科学发展观 实现人生价值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近年来,我国商品房价格持续上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为此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讨论并通过了六条意见,从房价、土地供应、供应结构、拆迁、消费观念、市场监测、检查等多方面切入来稳定房价。
(1)国务院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性质和地位如何?
(2)国务院出台稳定房价的措施体现了政治常识哪些道理?

材料一:2010年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我国将进一步深化各项改革,增加教育和医疗支出,加大“三农”投入力度,缩小收入差距。
材料二:《人民日报》报道,要完善和巩固“两个确保”和城市“低保”,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积极构建以社会保障、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安全网”和“保障网”,加大就业和再就业工程的实施力度,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就业服务体系,积极开展“送岗位、送政策、送技能、送服务,落实各项就业优惠政策”的“四送一落实”活动。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体现了我国政府的什么职能?
(2)国家为什么要行使这些职能?

某班以“增加居民消费,促进经济增长”为主题,收集到下面信息,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探究性学习。表一:

材料一作为“保增长、扩内需”一揽子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出台的刺激消费优惠政策,涉及汽车、家电等消费领域。比如,对排气量在1.6升(含)以下的小排量乘用车,车辆购置税实行减半征收;在全国实施“家电下乡”,并在部分省市开展“家电以旧换新”试点,对农民和城镇居民购买家电予以补贴等。
甲组同学讨论表一时,认为表一反映的问题不利于增加居民消费,材料一中的刺激消费优惠政策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1)表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以及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结合材料一,说明刺激消费为什么能促进经济增长。
乙组同学在讨论材料一时,认为政府在保增长、扩内需中功不可没。
(2)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政府出台刺激消费优惠政策的理由。
材料二目前,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尤其是居民消费依然是中国经济的一块“短板”,同时,我国居民的消费也存在诸多问题。如住房消费占居民消费的比重过高、家庭消费的比例严重不合理;消费行为不规范,超前消费、盲目消费现象比较普遍,超出个人实际承受能力;国人“多存钱、少消费”的传统观念;农村居民目前尚处于生存型消费阶段等,这些都限制了社会消费规模的扩大和结构改善。
丙组同学在讨论材料二时,认为增加我国居民消费,必须解决好我国居民消费存在的问题。
(3)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说明应如何解决我国居民消费存在的问题。

“我们所作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今春最温暖、最感动的一句话!这是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庄严承诺,让人振奋和憧憬,给人以力量和希望。
追求幸福与尊严,是人的崇高价值取向。党和政府顺应这一必然趋势并针对当前客观实际的新问题,将“人民的尊严”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政府工作的目标,是以人为本的体现和落实,是国家发展的最高思想理念的新变化,也体现了新世纪在取得巨大经济建设成就、人民群众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极大提高之后的新期待、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相关知识分析说明“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的哲学依据。

材料一:2009年2月起,湖南省l4个省辖市同时启动家电下乡工程,对购买下乡家电产品的农民按最终销售价格的l3%给予财政补贴。5月份,全省家电下乡产品销售呈现较快增长态势,月销售量环比增长46%。目前我省家电下乡产品销售量已突破40万台,销售额突破7亿元,补贴金额3723万元,销售量、销售额一直在全国第二批启动的9个省市中稳居第一(全国排名第四)。
下列图1为2008年我省城乡居民每百户家庭家电拥有情况,图2为补贴前后农村家电需求量变化情况。

材料二:我省是家电制造大省,企业众多,产能很大。当前,由于外贸出口受到严重冲击,内需不足,家电企业遇到极大困难。家电下乡对湖南家电制造业,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商机。
(1)概括材料一中图表反映的信息,并分析家电下乡对农民生活的积极影响。
(2)有人认为,占领农村市场是企业竞争制胜的法宝。请结合《经济生活》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