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稀硫酸与下表中的四种化合物的溶液之间能否发生反应,将表中内容补充完整.
氢氧化钠溶液 |
氯化钠溶液 |
碳酸钾溶液 |
硝酸钡溶液 |
|
稀硫酸 |
能反应 |
不能反应 |
能反应 |
|
判断依据 |
有水生成 |
没有水、气体、沉淀生成 |
|
|
【提出问题】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是否真的发生了反应?
【实验方案】小丽同学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反应,请你和她一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①向试管中加入约2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加2滴 |
|
②向①所得液体中滴加过量稀硫酸 |
|
【实验结论】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
【实验拓展】小丽结合所学知识,认为初中常见的酸碱之间一定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她判断的依据是
根据如图1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原子在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画出氮原子结构示意图 ;
(2)过氧化氢(H 2O 2)能杀菌消毒,H 2O 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 ;
(3)铝的应用很广泛,在高温下,铝与三氧化二铬反应可置换出金属铬(Cr),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如图2是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氨气的微观示意图。
①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氨气分子中氮原子与氢原子的质量比为 。
化学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现有下列物质:①硅②碳酸钙③木炭④黄金⑤生石灰⑥不锈钢。请选择合适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可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 ,
(2)可用于除去新轿车里的异味的是 ,
(3)主要用于制备医疗器械、炊具的是 ,
(4)地壳中元素含量排第二,且大量用于生产计算机芯片的是 。
“壮族三月三”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广西人民的传统节日。小东一家人到贺州体验“三月三”活动。
(1)小东了解到高铁的牵引机头通过石墨电刷与高压电线相连获取电能是利用石墨的
性;高铁的铁轨用锰钢制成,锰钢属于 。(选“混合物”或“纯净物”)
(2)小东参加了抛绣球活动。绣球的装饰材料有腈纶,腈纶属于 材料。(选“天然”或“合成”)
(3)小东就餐时吃了当地特色的“五色米饭”,该米饭富含的营养素是 。
(4)小东用过的矿泉水瓶在垃圾分类中属于 垃圾。(选“有害”、或“厨余”或“可回收”)
(5)小东用肥皂洗衣服时,发现水中有很多浮渣,则所用的水为 。(选“硬水”或“软水”)
用化学用语填空。
(1)1个银原子 ;
(2)2个氧离子 ;
(3)3个一氧化氮分子 ;
(4)氢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的核心素养之一。
(1)核废水中含有大量具有放射性的氘,排放到海洋中会造成严重的污染。氘是氢元素的一种原子,含有1个中子。如图1是氢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氘的质子数是 ,氢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 周期。
(2)如图2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请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
①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填微粒符号)。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