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
2014感动中国人物简要事迹 |
胡佩兰 |
退休后20年坚持每天出诊的仁医: 退休后,坚持坐诊,生活节俭,经常给病人垫付医药费。她还拿出微薄的坐诊收入和退休金,捐建了50多个“希望书屋”。 |
方俊明 |
荣誉迟到28年而一生不悔的湖北“见义勇为”好市民: 1985年8月,为救一个落水顽童,跃入河中,造成颈椎骨折高位截瘫。被“救”男孩的家庭始终不愿出具书面证明,致使他见义勇为的行为一直未得到确认。直到2013年11月,才获得了迟到28年的“见义勇为”荣誉称号。 |
(1)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即“五位一体”中的哪一内容?从国情角度谈谈,每年开展这一活动的理由?
(2)传统美德,生生不息:“仁医”胡佩兰传承了一种怎样的传统美德?传统美德,历久弥新:我们青年一代又该如何肩负起这些光荣使命?
(3)见义勇为匡扶正义,是光荣的。方俊明的事迹启示我们未成年人在“见义勇为”时该注意什么?
(4)2014年感动中国获奖人来自社会各个阶层,身份和年龄相差悬殊,结合材料中的先进事迹分析:他们是怎样体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
2015年1月8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对“复旦投毒案”作出终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被告人林某犯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两年前,林某因生活琐事与室友黄某发生矛盾,将实验室内的剧毒化学物偷偷放入宿舍内的饮水机,致使黄某饮用后中毒死亡。
(1)上述案例中林某的行为侵犯了黄某的哪项权利?人民法院对林某的判决体现了法律的哪些基本特征?
(2)林某因与同学发生矛盾,心存不满而投毒,最终受到法律的惩处。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下课了,在教室里,同学甲不小心踩到了同学乙的脚,这时,出现了下面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境:
情境一:乙说:“太不像话了,长眼没有?”甲说:“叫什么叫?踩你又怎么样?”
情境二:甲说:“真对不起,踩了你的脚。” 乙说:“没关系,难免的。”
请你简要谈谈这件事给我们的启示。
2014年9月27日,100多个国家数百所孔子学院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共庆首个全球“孔子学院日”,即孔子学院创办“十周年”。我国自2004年开始,已在12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465所孔子学院和713所孔子学堂。孔子学院已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及国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它秉承孔子“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如今,孔子学院已成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最亮品牌。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2)在中外文化广泛交流的大背景下,作为青少年应该如何做?(回答6个方面,6分)
十八大以来,中央反腐力度不断加大。据统计,全国已有66名省部级以上官员落马(不含军队官员),党中央坚决查处了周永康、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有腐必反,有贪必惩的局面已经形成。其中刘铁男、王素毅、李达球、童名谦、倪发科、季建业等已受到法律的制裁,分别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到无期徒刑的刑罚。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的哪些法律知识?
(2)为了让权力行使者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发表一下你的意见和建议。
2015年5月4日~5月10日,是第三个联合国全球道路安全周,旨在强调儿童在交通中所处的劣势,并呼吁采取行动更好地确保他们的道路安全。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每年有超过1万名中国儿童死于交通意外,这既有汽车增多、道路拥堵等原因,也与部分青少年在道路行驶中缺乏安全意识有关。
为了防范交通意外的发生,我们青少年应注意什么?(答出六条即可,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