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测量阻值约为25kΩ的电阻,现备有下列器材:
A.直流电源(20V,允许最大电流1A)
B.电压表(量程15V,内阻约100kΩ)
C.电压表(量程50V,内阻约500kΩ)
D.电流表(量程100uA,内阻约2 kΩ)
E.电流表(量程500uA,内阻约300Ω)
F.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 kΩ)
开关和导线若干
为了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并使测量误差尽量小
电压表应选______,电流表应选________。(请填写字母代号)
依据实验的原理,补齐实物图。
由于电表内阻的影响,的测量值较真实值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1)为了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和检验两个小球的碰撞是否为弹性碰撞(碰撞过程中没有机械能损失),某同学选取了两个体积相同、质量不等的小球,按下述步骤做了如下实验:
I.用天平测出两个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且m1>m2.
II.按照如图所示的那样,安装好实验装置,将斜槽AB固定在桌边,使槽的末端点的切线水平,将一斜面BC连接在斜槽末端.
III.先不放小球m2,让小球m1从斜槽顶端A处由静止开始滚下,记下小球在斜面上的落点位置.
IV.将小球m2放在斜槽前端边缘处,让小球m1从斜槽顶端A处滚下,使它们发生碰撞,记下小球m1和小球m2在斜面上的落点位置.
V.用毫米刻度尺量出各个落点位置到斜槽末端点B的距离.图中D、E、F点是该同学记下的小球在斜面上的几个落点位置,到B点的距离分别为LD、LE、LF.
根据该同学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小球m1与m2发生碰撞后,m1的落点是图中的 点,m2的落点是图中的____点,
②下列关系式中只要满足____,则说明碰撞中动量是守恒的:(填关系式前的字母代号)
A. B.
C. D.
③只要再满足关系式____,则说明两小球的碰撞是弹性碰撞.(填关系式前的字母代号)
A. B.
C. D.
(2)甲、乙两同学使用完全相同的器材用伏安法测量同一未知电阻Rx的阻值,电流表A(量程0~5mA,内阻约l0Ω),电压表V(量程0~3V,内阻约3000Ω),最大阻值为1700Ω的滑动变阻器,电源E(电动势约为3V),开关S,导线若干,两人将其测量数据绘成U—I图象后如图甲和图乙所示。
①由图甲得Rx= Ω;由图乙得Rx= Ω(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②在下面右侧方框中已经画出乙同学所用的测量电路,请在左侧方框中画出甲同学所用的测量电路,并由测量结果判定 同学测量结果较为准确.
(1)为了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和检验两个小球的碰撞是否为弹性碰撞(碰撞过程中没有机械能损失),某同学选取了两个体积相同、质量不等的小球,按下述步骤做了如下实验:
I.用天平测出两个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且m1>m2.
II.按照如图所示的那样,安装好实验装置,将斜槽AB固定在桌边,使槽的末端点的切线水平,将一斜面BC连接在斜槽末端.
III.先不放小球m2,让小球m1从斜槽顶端A处由静止开始滚下,记下小球在斜面上的落点位置.
IV.将小球m2放在斜槽前端边缘处,让小球m1从斜槽顶端A处滚下,使它们发生碰撞,记下小球m1和小球m2在斜面上的落点位置.
V.用毫米刻度尺量出各个落点位置到斜槽末端点B的距离.图中D、E、F点是该同学记下的小球在斜面上的几个落点位置,到B点的距离分别为LD、LE、LF.
根据该同学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小球m1与m2发生碰撞后,m1的落点是图中的点,m2的落点是图中的____点,
②下列关系式中只要满足____,则说明碰撞中动量是守恒的:(填关系式前的字母代号)
A. B.
C. D.
③只要再满足关系式____,则说明两小球的碰撞是弹性碰撞.(填关系式前的字母代号)
A. B.
C. D.
(2)甲、乙两同学使用完全相同的器材用伏安法测量同一未知电阻Rx的阻值,电流表A(量程0~5mA,内阻约l0Ω),电压表V(量程0~3V,内阻约3000Ω),最大阻值为1700Ω的滑动变阻器,电源E(电动势约为3V),开关S,导线若干,两人将其测量数据绘成U—I图象后如图甲和图乙所示。
①由图甲得Rx=Ω;由图乙得Rx=Ω(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②在下面右侧方框中已经画出乙同学所用的测量电路,请在左侧方框中画出甲同学所用的测量电路,并由测量结果判定同学测量结果较为准确.
在“把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的实验中,测电流表G 的内阻时备有下列器材:
A.待测电流表(量程lmA ,内阻约几十欧)
B.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 ——100 )
C.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20k)
D.电阻箱(0——999.9)
E.电阻箱(0——9999)
F.电源(电动势2V ,有内阻)
G.电源(电动势9V ,有内阻)
H.开关.导线
① 若采用如图所示电路测定电流表G的内阻,并要求有较高的精确度,以上器材中,应选用,
应选用 ,电源应选用
(用器材前的英文字母表示)。
② 实验要进行的步骤有:
A .合上开关S1
B .合上开关S2
C .将R1的阻值调到最大
D .调节R1的阻值,使电流表指针满偏
E .调节R2的阻值,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一半处
F .记下R2的阻值并.断开S1
G .按如图所示连接好实验电路
以上步骤,合理的顺序是 (用步骤前的英文字母表示)。
③ 若在步骤F中读得的阻值是50
,则电流表内阻
=
,若要将该电流表改装成量程是3V 的电压表,则应联一个阻值是
的电阻。表的刻度盘上原0. 6mA 处应改写成 V。
利用图(a)所示装置验证小球平抛运动规律,在悬点
正下方有水平放置的炽热的电热丝
,当悬线摆至电热丝处时
能轻易被烧断.
为水平木板,已知悬线长为
,悬点到木板的距离
.
①电热丝必须放在悬点正下方的理由是.
②将小球向左拉起后自由释放,最后小球落到木板上的点,
,则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
= .
③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改变释放小球时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小球落点与
点的水平距离
将随之改变,经多次实验,以
为纵坐标、
为横坐标,得到如图(b)所示图象.则当
时,
为 m;若悬线长L=1.0m,悬点到木板间的距离
为m.
(1)如图所示,游标卡尺的示数为 cm。
(2)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提供的器材有
A.干电池两节,每节电池的电动势约为1.5V,内阻未知 |
B.直流电压表V1、V2,内阻很大 |
C.直流电流表A,内阻可忽略不计 |
D.定值电阻R0,阻值未知,但不小于5Ω |
E.滑动变阻器
F.导线和开关
①在虚线框中作出对应电路图
②某同学利用该电路完成实验时,由于某根导线发生断路故障,因此只记录了一个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下表所示:
U/V |
2.62 |
2.48 |
2.34 |
2.20 |
2.06 |
1.92 |
I/A |
0.08 |
0.12 |
0.19 |
0.20 |
0.24 |
0.28 |
试利用表格中的数据作出U—I图,由图象可知,该同学测得两节干电池总的电动势值为
V,总内阻为_____Ω。由于计算得到的数据可以判断能够正确示数的电压表应为表(选填“V1”或“V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