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角——蒸汽机,是经验和科学相结合的产物。科学对工业革命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材料二: ……在电力的运用上,电报、电话、电灯、电梯、电影放映机等新兴电器相继问世,电报电话公司.电影公司等企业纷纷建立。
材料三:……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大大加快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财富的过程。……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比例不断上升。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电报、电话等新兴电器是哪次科技革命的成就?
(3)指出材料三中科技革命的技术成就涉及哪些方面(至少三种)?
(4)三次工业革命都出现了新能源,促使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把人类带入了三个新时代,这三个新时代分别是什么?
(5)学习了三次科技革命的历史以后,你有何感想?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第三次科技革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科学开始对工业没什么影响,我们迄今所提到的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冶金工业和运输业方面的科技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家们作出的,相反,它们多半是由非凡才能的技工完成的。不过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
——《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二:18世纪后半期,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在它的影响下,欧美其他一些国家也先后走向了工业化的道路。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千百年来,由于生产力低下而经常在饥寒交迫中受煎熬的人民,开始看到了苦难尽头的光明。同时,工业革命在交通,通讯工具所引起的巨大变革。对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也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到了19世纪,我民族何以遇着空前的难关呢?第一是因为我们的科学不及人。人与人的竞争,民族与民族的竞争,最足以决胜负的,莫过于知识的高低。……第二,西洋已于18世纪中叶起开始用机械生财打仗,而我们的工业、农业、运输、军事,仍保存唐、宋以来的模样。……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与机械吗?……能的话,我们民族的前途是光明的:不能的话,我们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分别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 (2分)
(3)根据材料三归纳:中国要实现近代化需要在哪些方面努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历史上使用机械生产创办近代企业的开端是哪一历史事件?(2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清朝统治者为了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统治和管辖,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顺治帝和康熙帝先后分别接见了达赖和班禅,确立了两位宗教领袖的册封制度,既肯定了达赖和班禅在藏传佛教中的宗教领袖地位,又明确了清朝廷和西藏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清朝还在藏族地区设立驻藏大臣,即派驻西藏的最高行政长官……179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西藏章程》。规定驻藏大臣督办藏内事务,达赖、班禅事无大小应秉明驻藏大臣办理,进一步强化了驻藏大臣的权力:创立“金奔巴瓶”制度,这一制度规定在驻藏大臣主持下完成继承仪式……使中央紧紧地把达赖和班禅继承权的选择掌握在手中……
材料三:1949年底,解放军就开始了进军西藏的准备工作,解放军的前哨部队到达了西康的甘孜。当时,解放军完全有力量采用军事行动解放西藏,但因为西藏人民和汉族人民之间,还存在着由于历史所造成的深刻的民族隔阂。为了避免进一步伤害民族感情,中央人民政府多次通知西藏地区派代表来京谈判,以期和平解放西藏……后来,西藏地方政府亲帝的反动头子大札摄政下台,1951年2月。十世达赖亲政。达赖亲政后,接受了中央人民政府和平解放西藏的号召……5月23日,双方代表在北京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参》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朕独爱之如一”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民族政策?图二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清朝通过哪些方式加强与藏族的联系?(2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央人民政府采用和平方式解放西藏的目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西藏得以和平解放的原因有哪些?(2分)
(4)从以上材料中,你能够得到什么感悟?(1分)

(1)请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出发的地点和船队到达的最远地点填入答题卷图中对应的方框内。(2分)
(2)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卷图中对应的方框内。(3分)
A.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后,第一个亡国的欧洲国家
B.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重要转折点的战役地点
C.决定在二战后成立联合国组织的会议召开地点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洪流势不可挡,世界经济越来越形成一个整体。……“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呈多极化趋势,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动荡时期;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盛行,多极化趋势仍将在曲折中发展……人类将面临更多的共同问题。

请回答:
(1)随着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人类面临哪些共同问题?
(2)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下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什么?
(3)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一超多强”的局面还在继续,霸权主义依然存在。请列举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的典型事例
(4)结合我国现实并综合所学知识,谈谈经济全球化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机遇与挑战表现在哪里?

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一百六十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同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1)依据材料回答,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其理论主要来源于哪些文化成果?
(2)联系所学知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先后形成了哪些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