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三次变动。
请回答:
(1)图1所反映的中国农村生产关系有何变化?
(2)图2所反映的这一时期农村生产关系的特点是什么?后果怎样?
(3)图3所纪念的事件反映的是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农村的改革,这一次农村改革采取的主要形式是什么?其主要特征和影响如何?
(4)上述问题和结论对你有什么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86年,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来华,送给邓小平的礼物是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证章和证券样本。这位董事长心中十分忐忑不安,不知邓小平会如何看待他的礼物。让他意想不到的是,邓小平回赠了他中国刚刚上市的上海飞乐音响公司的股票。股票被人们看做为市场经济的标志,邓小平回赠“飞乐股票”这一行动被人们认为寓意深刻。
材料二 美国资深政治家基辛格曾与邓小平讨论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他说,如果你们成功,那将会给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共同提出一个哲学问题。他的意思是,人类的认识规律将由此改变。──新华网2002年《国际社会关注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
请回答:
(1)你认为邓小平回赠“飞乐股票”这一行动的深刻寓意是什么?
(2)为什么基辛格说“如果你们成功”,“人类的认识规律将由此改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
——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
材料2:(中共)八大报告所阐述的一些经济建设的重要方针,因为有“一五”计划的经验与教训作借鉴,所以比较适合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经济工作的实际。——石仲泉《中共八大史》
材料3: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但是……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八大以后,我们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成就,同时也遭到了严重挫折。——《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
(1)依据材料1、2,概括八大路线形成的重要背景。
(2)八大对当时国内主要任务和经济建设方针是怎样阐述的?八大路线的意义是什么?
(3)材料3中提到八大路线“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社会主义建设遭到“严重挫折”。指出20世纪50年代经济工作遭到“严重挫折”的具体表现及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在生产资料私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的工业总产值(不包括手工业产值,下同),在五年计划的前三年共增加了177亿元,而1956年这一年就增加了139亿元。正是由于这种迅速的发展,1956年的工业总产值达到了586亿元,超过了五年计划所要求的1957年的指标。从主要工业产品看,钢产量前三年共增加了150万吨,而1956年就增加了161万吨。……此外,如电力、煤炭、石油、化学肥料、水泥等重工业产品,1956年的产量比前三年的年产量都有较多的增加。喷气式飞机、载重汽车、大型发电设备和单轴自动车床等重要新产品也都是在这一年制造成功的。——《1957年政府工作报告》(周恩来)
材料2:农村人民公社化的实现,为生产力的更大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使我们在1958年和1959年取得了农业生产的连续“大跃进”,粮食两年增长46%,棉花两年增长47%。……充分发挥农村人民公社这种社会组织形式的优越性,动员全国农民和全国人民从各方面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我们就完全有可能继续保持农业生产和建设的跃进速度,也就完全有可能提早两年或者三年实现原定在十二年内实现的农业发展纲要。——《1960年政府工作报告》(谭震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归纳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2)材料2所制定的目标是否达到?原因何在?
(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经济工作基本原则的认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雅典的法庭不设法官,只设主持官,负责组织审判并维持法庭的秩序,判决的权力则在陪审团。陪审团成员从公民群体中抽签产生。其例为:每年初公民自愿报名……而后抽签从自愿者中挑选出六千人,作为当年陪审团成员。如遇有法庭开庭之日,城邦官员事先根据案件大小确定审判每桩案件所需陪审团规模,从五到二千人不等,然后从六千名陪审团成员中抽签选出当日所需陪审员总人数。开庭之前,再以抽签的方式将这些陪审员分配到不同的法庭,审理不同的案件。
——《苏格拉底之死》
材料二 1832年,英国选民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增加到3.3%,但工人阶级被排斥在外。1836年后,工人阶级为争取选举权掀起了宪章运动。1866年后,英国通过两次议会改革,至1885年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普选权。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妇女为争取选举权展开了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已实现全民普选。
——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三英国、德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比较
英国 |
德国 |
|
国家元首名称 |
国王 |
皇帝 |
国家元首产生方式 |
世袭 |
① |
国家元首的权力 |
② |
掌握行政、立法、军事等大权 |
政府产生方式 |
首相组阁 |
③ |
政府与议会的关系 |
④ |
议会、宰相对皇帝负责 |
(1)根据材料一,指出法庭陪审员产生的主要方式是什么?它对法庭的公正判决会产生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英国选举权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这一变化历程表现出哪些特点?
(3)根据所学知识,在材料三的表格中依次填写相应的内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
材料二(西汉时期)一个青年跑进大学求学,毕业后,派到地方服务。待服务地方行政有了政绩,再经长官察选到中央,又须经过中央一番规定的考试,然后才始正式入仕。那是当时入仕从政的唯一正途,政府的一切官吏,几乎全由此项途径出身。这样的政府,我们再也不能叫它做贵族政府……我们只能叫它做读书人的政府,或称士人政府。
——钱穆《中国历史政治得失》
材料三唐人沈既济说:“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是以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闻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
——引自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
(1)材料一表明先秦时期人才选拔的标准是什么?
(2)材料二描述的选官制度是什么?为什么“这样的政府,我们再也不能叫它做贵族政府”?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科举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