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广告起始于鸦片战争后,民国初年得到显著发展,1956年消失,1978年末又重新出现。广告业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
A.经济困难,物资匮乏 | B.企业热衷产品直销 |
C.三大改造,政府取缔 | D.国家实行计划经济 |
现在有网友认为,“你的粉丝超过了100,你就是一本内刊;超过1000,你就是个布告栏;超过1万,你就是一本杂志;超过10万,你就是一份都市报;超过100万,你就是一份全国性报纸;超过1000万,你就是电视台”。这从侧面反映了互联网()
A.促进了信息传播的平等性 | B.将取代传统的传播媒体 |
C.成为思想解放的主要手段 | D.激发了信息技术的革新 |
1933年的某一天,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又重新响起了电锣声,道琼斯的股票行情发报机传出了这样一句话:“幸福的日子又来到了”,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罗斯福()
A.调整了农业生产 | B.调整了工业生产 |
C.整顿了财政金融 | D.实行了以工代赈 |
近日,一本距今80多年前的青年男女的“情书大全”——《求婚尺牍》吸引了众多网友眼球“一不尚貌美,但需端正清白;二需先经几度口头谈话,半年或一年,以朋友资格相处,然后方可订婚;三有知识而无旧式闺秀恶习,且非自命不凡,专尚新时者;态度温和,身体健康;四月牺牲及服务社会之精神。”这反映了当时()
A.传统婚俗受到挑战 |
B.择偶必须借助传媒 |
C.新式婚姻蔚然成风 |
D.女性实现婚姻自主 |
张謇创办大生纱厂,不仅在筹建期间曾借用公款,而且开厂以后还依仗清政府,取得了“二十年之中,百里之内,不准别家设立纱厂”的垄断权。1904 年,上海纺织业资本家朱畴拟在祟明岛增设大有公司,清政府商部竞出面替张謇加以阻止。以上材料从实质上反映了( )
A.张謇创办的企业带有官办性质 |
B.封建势力阻碍了民族工业健康发展 |
C.民族资本家之间的自由竞争日趋激烈 |
D.实业家利用政府权力提高商业竞争力 |
有研究者认为,近代中国出现过五次大的留学热潮,①②③处的初衷应该是()
批次 |
留学时间 |
留学初衷 |
第一次 |
晚清的留学热潮 |
① |
第二次 |
民国初期的留学热潮 |
② |
第三次 |
国民政府时期的留学热潮 |
科技救国 |
第四次 |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留学热潮 |
建设国家 |
第五次 |
改革开放以后的留学热潮 |
③ |
A.富国强兵、实业救国、创业立业
B.实业救国、创业立业、富国强兵
C.创业立业、实业救国、富国强兵
D.实业救国、富国强兵、创业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