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订《临时约法》时,孙中山说:“我今只说要定一条: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一以表示我党革命真意义之所在,一以杜防盗憎主人者,与国民共弃之。”这表明
| A.辛亥革命的最终目标是要建立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
| B.辛亥革命已经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
|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
| D.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认识到了袁世凯称帝的阴谋 |
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紧急救济法令》,1935年,又通过《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这说明罗斯福政府为克服危机而力图
| A.将临时救济与制度保障相结合 | B.将紧急救济与促进就业相结合 |
| C.将促进生产与刺激消费相结合 | D.将以工代赈与维护稳定相结合 |
“这可能被认为是奇观:私人资本主义能成为社会主义的帮手吗?但这丝毫也不是奇谈,而是经济上完全无可争辩的事实。”最先“使奇谈变为事实”的政策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新经济政策 |
| C.罗斯福新政 | D.改革开放 |
1912——1919年的八年里,中国新建的厂矿企业有600多家,新增资本大约13000万元,超过过去半个世纪的成就,其内因主要是
| A.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办厂 | B.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
| C.各种实业团体的广泛建立 | 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
本杰明.基恩曾说,哥伦布的抱负和思想“不仅反映出中世纪的衰落,也反映出理性主义和资本主义新时代的兴起。”此话的真实意思是
| A.美洲的发现促进了新旧大陆之间的沟通和联系 |
| B.美洲的发现瓦解了欧洲封建主义,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步伐 |
| C.美洲的发现加速了欧洲封建主义的瓦解 |
| D.美洲的发现有利于两个大陆不同文化的汇合和民族融合 |
《九章算术》中的《均输章》第27题:“今有人持米出三关,外关三而取一,中关五而取一,内关七而取一,余米五斗。问本持米几何?”答曰:十斗九升八分之三。这则材料反映了
| A.实行抑商政策 | B.汉代关税的数额相当高 |
| C.农业的重要地位 | D.对“市”严格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