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黄中业指出,“分封”一词源于《左传》,指的是周初“封建亲戚,以屏宗周”。分封一词的“分”字,是说受封的诸侯国是由西周中央王朝分出去的……。“封建”一词的“建”,是说由周王室派出的受封者所建立的是国家。这说明西周分封制( )
A.否认诸侯国对周王的隶属关系 | B.使诸侯国彻底独立于周王室 |
C.肯定诸侯国是周王室的臣属地 | D.主张建立若干独立的诸侯国家 |
张岱年、方克立的《中国文化概论》中表述到“传统文化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在现实生活的强劲脉搏里,时时刻刻都能够感觉到它的存在。”对此理解不准确的是
A.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历史性与遗传性 |
B.传统文化是新文化的历史依据与现实基础 |
C.传统文化具有鲜活的现实性与变异性 |
D.传统文化在封建社会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
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的基本要素。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总纲第四条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②所谓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按照本民族大多数人及与人民有联系的领袖人物的意愿,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
③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实践这一民族政策
④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钥匙”,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巩固国家的统一。上述材料中属于史料解释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法国史学家布罗代尔认为:“各种文明都在不停地借鉴它们所邻近的文明,哪怕它们‘重新解释’和同化了它们所接纳的东西。的确,这种文明乍看之下都更像一个铁路货场,在不断地接受和发送包罗万象的货物。”对此错误的理解是
A.文明在传承中会将外来文明本土化 | B.主张用联系的观点看待文明的传承 |
C.文明间的影响主要是内容上的交换 | D.文明发展是吸收与传播的双向流动 |
法国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指出:“在进行历史研究时,人们往往迷恋于寻找单一的原因,便错误地将原因归结于某一个,这样就成为一种价值判断。”马克·布洛赫强调历史研究应
A.抓住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 B.分清历史事件的主次原因 |
C.多角度地认识和考察史实 | D.以正确的价值判断为起点 |
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这样阐述道:“哲学用以观察历史的惟一的‘思想’便是理性这个简单的概念。‘理性’是世界的主宰,世界历史因此是一种合理的过程。这一种信念和见识,在历史的领域中是一个假定,但是它在哲学中,便不是一个假定了。”作者认为
A.史学家普遍接受以理性治史 | B.理性是合理解释历史的唯一工具 |
C.理性是史学家所应有的精神 | D.理性的作用只体现在哲学发展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