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热点分析。
霾,席卷中国多个省市,天地变色,人所共愤。人,历数霾的万千罪状。霾,感觉异常园冤屈,开始了自己的诉说……
诉说一 我是你们请来的,没有那些浓烟滚滚的烟囱,没有那些爬满城市的汽车……就没有我。是你们为我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 |
(1)从霾的诉说中能得出什么结论?
诉说二 近来,霾家族的日子也不好过。就说我的"老根据地"京津冀地区吧,你们的一场"呼吸保卫战"已经悄然打响,你们炸毁烟囱,拆除高炉,缩减燃煤,减少产能。宁可牺牲GDP,也要削减我的实力。 |
(2)这场"呼吸保卫战"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赞同,你认为人们赞同的理由是什么?
诉说三 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的有些规定,对我的威胁很大,实在让我忧心忡忡。 |
(3)结合下图所示,谈谈《环境保护法》的这一规定为何使霾忧心忡忡?
(4)"呼吸保卫战"仍在进行。在解决霾的问题上,你希望后代对我们有一个怎样的评价?
材料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水平和消费观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材料二:近年来,高消费浪潮蔓延到校园。某些知名品牌专场,学生消费占据七成左右;不少中学生每月零用钱在300元以上,一部分学生只重视物质,不重视自我修养,甚至在年轻人中出现了“月光族”、“啃老族”。
结合上述两个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它的确立是由什么决定的?(4分)
(2)某班开展“学会合理消费”主题班会活动,请为此设计一条宣传标语。(2分)
(3)中学生开展合理消费宣传活动,可以采取哪些活动形式?(至少2个)(2分)
(4)针对合理消费,结合教材知识,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4分)
寻找最美中学生 传递校园正能量近年来,“最美人物”频频出现,他们或在平凡之中默默坚守,或在关键时刻毅然择善,用爱心和壮举提升了道德的高度,不断地感动着我们,传递着健康向上的正能量。假如你所在学校计划组织一次寻找身边的“最美中学生”活动,发现身边的“微”感动.然后向全校师生推介,请你参与。
(1)请你运用所学知识,代表活动组委会拟定一份“最美中学生”推荐标准。(6分)
(2)根据上述标准,请你推荐身边的“最美中学生”,为他(她)撰写一份简要的典型事迹介绍并附加推荐词,在校园网上发布。(如果你做得比他们更好,也可推荐自己)(答案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8分)
为了培养学生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学做负责的公民,某校有计划地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动。活动之一是设立“校园文明窗”,供全校学生应聘。具体岗位及要求见下表:
序号 |
岗位 |
岗位要求 |
1 |
食堂用餐秩序管理 |
食堂值勤,维持就餐秩序 |
2 |
校园自行车排放 |
负责所在班级自行车排放 |
3 |
教学楼厕所卫生保洁 |
负责所在教学楼层厕所打扫和保洁 |
4 |
文明礼仪倡导 |
校园巡视,宣传文明礼仪及规范 |
分析材料,完成问题:
(1)假如你是该校学生,你打算应聘哪个岗位?履行这个岗位职责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你将如何克服? (4分)
(2) 请你为这次活动再设计一个方式并确定活动主题。(2分)
(3)责任是一盏航标灯,有了它,生命之旅便不会遗失方向;责任是一副担子,扛起它,我们才会拥有充实而有价值的人生。请用规范性的语言,谈谈你对责任的理解。(4分)
中学阶段是人生花季,是孕育果实的季节,在这个阶段,有烦恼也有欢乐,下列是九年级学生小明学习生活中的几个片段,请你运用《思想品德》的道理回答下列问题。
情境一:学校举行科技创新设计大赛,小明精心准备,满以为自己设计的作品会获奖,结果发现榜上无名。他看了那些获奖作品后非常不满,对同学抱怨说:“我的创新设计比他们新颖,他们的作品都没我的好,甚至有个作品都是抄袭的也获奖了。评委真是有眼无珠,这不公平!”
(1)小明对没能获奖所持的态度,你赞同吗?请说明理由。
情境二:小明对传感技术很感兴趣,平时就爱摆弄各种小制作。一听说省组织物联网传感技术创意大赛,就积极报名参加。他和另两名同学组成小组,根据各自的特长,落实各自责任,查阅资料,精心准备设计方案,最后他们设计拼装的“电子导盲犬”获得了创意作品一等奖。
(2)他们的成功对青少年成才有哪些启示?
情境三:小明拿着获奖证书回家,干家政服务的妈妈很高兴,教育他要好好努力,考上名牌大学,这样才能成才,才不会像她这样没有出息。
(3)你怎样看待小明妈妈的观点。
材料一浪费之风务必狠刹。2013年1月17日,习近平同志在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第227期《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 “舌尖上的浪费”》做出重要批示:“联想到我国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低保人口以及其他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各种浪费现象的严重存在,令人十分痛心。浪费之风务必狠刹!”要求我们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材料二停止“舌尖上的浪费”。现实生活中,“舌尖上的浪费”更让人心疼。据中国农业大学提供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每年餐饮浪费的食物蛋白质达800万吨,相当于2.6亿人一年的需要;浪费脂肪300万吨,相当于1.3亿人一年所需。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1)“光盘行动”体现了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发扬中华民族的什么优良传统?光盘行动”有利于建设哪“两型”社会?
(2)谈谈你对“光盘行动”的认识?
(3)“光盘行动”重在行动。请你就光盘行动“厉行节约”写出3条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