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请仔细阅读以下材料,认真思考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主要内容:政治方面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废藩置县;经济方面:向西方学习,殖产兴业,鼓励发展近代工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及设备,聘请外国专家,向国外派遣留学生;军事方面:模仿西方国家,实行征兵制;社会生活和文化教育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
材料二:1874年-1890年,日本工业生产年均增长率为12.1%,同时期的英国为1.7%,美国为5.2%,法国为2.1%,德国为3.5%,日本在短短的15年的时间内,初步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并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内,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差不多用了200年左右时间才完成的资产阶级现代化的进程。
(1)材料一出自日本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的内容?该重大事件是日本走上了什么发展道路?
(2)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反映了什么关系?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日本“初步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特点是什么?
(4)日本实现工业化的进程对你有什么启示?(至少答出两点)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日本明治维新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丝绸之路示意图

材料二

丝绸之路开辟后的中西交往从中国输入西方的物品和技术
从外国传入中国的物品和文化
①大量的丝和丝织品
②凿井.冶铁
①中亚的葡萄.黄瓜.胡萝卜.大蒜等农作物
②罗马的毛织品.玻璃等手工业品
③罗马的杂技.印度的佛教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可知,汉代丝绸最远可以运到A国,写出该国的名称。为加强对图中西域(今新疆地区)的管辖,唐朝和清朝个设置了什么机构?
(2)根据材料二,说说丝绸之路的重大贡献。
(3)夏华同学一家暑假将赴丝绸之路范围内旅游,请你推荐两处历史人文景观,并说明推荐理由。(陕西和甘肃段各推荐一处)
(4)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演讲时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你认为这一构想的提出有何重大战略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推动下,各国、各地的联系日益密切,市场更为开放,资金、技术、人才等流动更加广泛和迅速,这一切为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胡锦涛《推动全面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材料二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古巴前领导人卡斯特罗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全面评述。)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
新中国大事年表(摘录)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0年
国家正式将深圳、珠海、厦门、汕头设为经济特区
1982年
全面平反冤假错案;
颁布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4年
进一步开放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
1985年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1987年
中共十三大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992年
邓小平南巡讲话
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1997年
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香港回归
1999年
澳门回归
2001年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请你以经济特区为主题设计一道历史题。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有关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最大变化的小论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不少于150字。)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6、7世纪,学者、教师、工匠和僧侣才从大陆渡海而来,随身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宗教信仰。而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他们对变革的推动,最终导致大化改新。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注:图1为颐和园石坊,慈禧太后挪用海军军费修建的19世纪末世界上最华美的艺术品之一;图2为吉野号,明治天皇提取皇室费用购买的19世纪末世界上最快的巡洋舰之一。)
(1)材料一中的"天朝"是指中国历史上的哪两个朝代?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热情的皈依者"的历史作用。
(2)提取材料二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皇室开支与政治关系的角度进行中日比较。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郑和下西洋线路图

材料二历史将记住这个日子,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郑和开始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远航征程。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大明朝在拥有压倒性军事优势的情况下,能够平等对待那些小国,并尊重他们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给予而不是抢掠,是很不简单的。它不是武力的征服者,却用自己友好的行动真正征服了航海沿途几乎所有的国家。这种征服是心底的征服,它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当那浩浩荡荡的船队来到时,人们不会四处躲避,而是纷纷出来热烈欢迎这些远方而来的客人。
--摘编自当年明月《明朝的那些事儿》
(1)根据材料一,在图中方框内填写出A点地名。结合所学知识,绘制郑和船队从B点到达最远目的地的航海路线。
(2)根据材料二,分析郑和船队受到当地民众欢迎的原因。
(3)近年来,西方一些媒体将中国与非洲国家正常的友好交往与"新殖民主义"相提并论,歪曲中非合作,挑拨中非关系。针对西方媒体的无理指责,请你予以驳斥。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