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西方民主政治文明的发展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请阅读材料回答:
材料一:扩大公民权利,很多公民担任政府要职,全体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
(1)上面材料反映了世界古代哪一国家,这种民主政治有什么弊端?
材料二:18世纪末,法、美两国通过了政治运动走上了民主法制道路,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而中国民主先行者孙中山一直致力于民主共和事业。
(2)列举中国、美国两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后颁布的法律文件。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冷战后美国的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西方福利制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深化农村土地改革的重大举措,并确立了农业未来的发展道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让我们一起重温我国农业发展历程。
【古代农业评说】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原始农耕,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在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黄河流域的半坡人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可从五个方面去了解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一是统治者重视农业:如商鞅变法建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出现的盛世无不是与农业发达有关;二是生产工具的改进;三是农作物的引进推广;四是水利工程的兴修;五是……
(1)黄河长江孕育了中华文明,古代西亚两河流域孕育了什么文明?商鞅变法在土地所有制转变方面采取了哪一措施?请列举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
(2)参考下面古代经济发展过程示意图,将"五是……"省略的内容补充完整。

【近现代农业调整】1947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大批土改工作队深入农村,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到1948年秋,解放区有1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决定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
-以上内容均摘自岳麓版八年级《中国历史》
(3)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开展的土地改革运动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在解放区和新解放区进行的土地改革使土地所有制有何改变?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土地政策方面是如何调整的?苏联同期的改革却导致了国家解体,其原因是什么?从中我们获得什么启示?

当前,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面对这一现象,有人认为(A):"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有人则认为(B):"如果由于害怕全球化的破坏而希望挡回全球化的力量,我认为是不可取的。"你赞成A、B哪种观点?(或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说说你的理由。

阅读材料,启迪智慧。
某校九一班,以"走进星条旗的国度--美国的两次资产阶级革命" 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其中某一学习小组拟通过展示4张卡片的形式开展学习,4张卡片名称分别是:星条旗、自由女神像、华盛顿纪念碑和林肯纪念堂。卡片内容见下表:

卡片名称
内容
星条旗
旗面由13道红白相间的宽条构成,左上角是由50颗白色小星组成的蓝色长方形。13道宽条象征着美国建国时的,50颗小星代表美国现有的50个州。
自由女神像
女神右手高举象征自由的火炬,左手捧着1776年7月4日发表的,脚下是打碎的手铐、脚镣和锁链。她象征着自由、挣脱暴政的约束。
华盛顿纪念碑
为纪念美国总统乔治·华盛顿而建造,高169米,石碑内部中空,纪念碑内墙镶嵌着188块全球各地捐赠的纪念石。美国政府于1899年宣布:华盛顿特区任何建筑物的高度都不可以超过华盛顿纪念碑!
林肯纪念堂
纪念堂是一座仿古希腊神庙式建筑,纪念堂正中央是一尊用大理石雕刻而成的林肯坐像,大厅墙壁上刻有林肯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说词。

(1)写出表格内A、B空白处的相关内容。美国独立后,确立了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维护这一体制的宪法名称是什么?
华盛顿和林肯是美国历史上最受尊敬的两位总统,请分别列举其历史功绩(各一例)。
(3)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的讲话(2012年12月)
材料二:上世纪70年代末,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这一做法得到中央肯定,并在中央指导下,在农村逐步推行,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
--改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

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
"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1984年1月26日
(1)材料一中的"伟大觉醒"开始于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哪次重要会议?
根据材料二三回答,改革开放之初,农村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主要做法分别是什么?
(3)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中所起作用的认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16、17世纪,英国的商业活动随着英国的海上实力和海外殖民地的增加而更加活跃。18世纪,英国已经成为欧洲领先的商业和殖民帝国。英国原本就河流密布,1760年后修建的众多运河,更是大大地提高水路运输能力,比陆地运输快捷而便宜的水上运输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原料--尤其是煤、铁和棉花,在这个岛国的工业革命中同样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英国的北美殖民地生产大量的棉花。英国乡村不仅有丰富的煤藏,而且它们通常和铁矿相距不远,铸造厂的工人们因此能够方便地利用这两种原料生产出铁。
--选自《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如: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瓦特制成的改进型蒸汽机,史蒂芬孙发明的蒸汽机车,其他国家的发展进程相对缓慢。
1870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第一架发电机;1876年美国人贝尔发明了电话;1879年,美国人爱迪生发明了电灯;1882年法国学者德普尔发明了远距离输送电力的方法;80年代起,瑞典人诺贝尔改良了制造无烟火药的技术;90年代意大利人马可尼试验无线电报取得成功。以内燃机为动力,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试制汽车成功;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经过不断努力,终于制成飞机。
--选自《世界通史近代卷》
材料三:飞机的不断进步大大加速了航空兵的发展,航空兵由辅助兵种发展为独立兵种,对军队编制和陆军战术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随着毒剂的广泛使用和组织防化的需要,化学兵也于1915年应运而生。通信兵装备了电话机、电报机以及电传打字电报机等更完善的新式通讯器材,而无线电的广泛使用也使译码技术有了飞跃发展。汽车兵也随着汽车运输的大量运用而应运而生,并大大改进了后勤工作,军队的快速机动能力明显提高。
--选自《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四: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作为直接物质生产部门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数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相对下降,而非物质生产领域的第三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数急剧上升。第三产业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服务业、商业、运输业、通讯业以及文化教育事业等,而且还包括大多数与信息工业相关的部门。据统计,1970年--1979年,美国的农业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5%下降到3%;同期,从事制造业的人口从30%下降到13%,而从事服务和信息行业的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15%上升到72%。
1987年英、法、日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英国
法国
日本
第一产业
2%
2%
3%
第二产业
38%
38%
40%
第三产业
60%
60%
57%

(1)根据材料一,概括写出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写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在通讯方面的两项发明。
(3)根据材料二,对比第一次工业革命,写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个特点。
(4)材料三反映的是科技给哪方面带来的变化?
(5)根据材料四,你能得出怎样的历史结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