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初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是在辛亥革命之后才得到蓬勃发展的。
——(法)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
材料二 当美、英和其他工业国家失去一切秩序感和平衡感,忙于采取各种补救办法和应急措施以应付危机时,中国在1929年后仍然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
——(美)费正清等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
材料三 下面图示中为100元法币的购买力。

——(美)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1927~1937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态势,并分析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影响。
(3)1945~1949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处于怎样的境地?参考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民政府政策措施的角度,简述导致民族工业处于这一境地的原因。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国民大革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灾难,给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与启迪。其中对经济与科技的影响也相当明显,根据你所学的知识论述这一观点。

2000 年6月,朝鲜与韩国首脑会晤并发表共同宣言,确认朝鲜半岛自主和平统一的羁绊原则和寻求统一的方向。2002年,朝鲜核问题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2003年2月,韩国总统卢武铉在就职演说中,敦促朝鲜放弃核研制计划,并且表示将为和平解决朝鲜核问题,加强与美国、日本协调,与中国等国家或国际组织密切合作,2003年8月下旬,关于朝鲜核问题的中、美、日、俄、朝、韩六方会议在北京举行。
回答下列问题:
(1)朝鲜半岛形成分裂状态的原因是什么?
(2)从国际形势和朝鲜半岛人民愿望的角度,简要评议韩国总统卢武铉关于朝鲜核问题的态度。
(3)简要分析朝鲜半岛政治局势的发展所反映的当代国际关系发展趋势与特点。

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唐女娲》中说:“开元之治,几于家给人足,而一杨贵妃足以败之。”结合你对唐朝由盛转衰原因的认识,分析评论赵翼的这一观点。

材料一如图

奖励耕织(砖画)

商鞅铜方升
材料二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尤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卯,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
————《史记·商君列传》
(1)材料一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些内容?
(2)材料二对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给予了充分肯定?
(3)材料三评价商鞅的标准是什么?我们应当坚持怎样的评价标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史书记载,自北魏建国至魏孝文帝执政前近一百年间,北魏境内各族人民起义多达八十余次,这些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北魏统治。据记载,北魏统治者对外战争,把掳掠来的无数人口和财物分赏给参战的人员,把大量的“生口”变成了奴隶,进一步扩大了奴隶制。
材料二宋仁宗(1049-1053)年间,各级官员达到两万多人,比三十多年前的真宗景德年间增加了一倍;仁宗后期,“募天下骁雄横滑以为兵,几至百万。”比北宋建国之初增加了五倍。在仁宗1050年前后,当时的两税收入为:钱四百九十三万贯,绢帛三百七十六万匹,粮一千八百零七万石,国家总支出:钱三千三百一十七万贯,绢帛七百二十五万匹,粮三千零四十七万石。当时“养兵之费,在天下十居七八。”
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二,反映了当时社会面临哪些突出的社会问题?
(2)孝文帝、王安石采取了哪些措施试图解决这些问题?
(3)这两次改革一成一败的原因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