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月 夜
杜 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注:选自《中外传记作品选读》中《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诗中,作者分别描绘了“妻儿”怎样的形象?请概括。
请评析“双照泪痕干”中“双照”一词的妙处。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春日耕者
苏 辙
阳气先从土脉知,老农夜起饲牛饥。
雨深一尺春耕利,日出三竿晓饷①迟。
妇子同来相妩媚,乌鸢飞下巧追随。
纷纭政令②曾何补,要取终年风雨时。
[注]①晓饷,指送早饭到田间。②政令,指当时王安石变法所颁布的各种法令。请对颈联作简要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题目。
贫 女
秦韬玉①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②。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注】①秦韬玉:唐代诗人,少有词藻,工歌吟,却累举不第,后谄附当时有权势的宦官田令孜,充当幕僚。②时事俭梳妆:当时妇女的一种妆扮。称“时世妆”,又称“俭妆”。俭:同“险”,怪异的意思;险梳妆,就是奇形怪状的打扮。请根据颈联内容概括“贫女”的内心活动。
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蓬门未识绮罗香”,生在蓬门陋户,未曾有绫罗绸缎沾身,贫女自伤身世。 |
B.“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表明当时人们竞相追逐风流韵事、奇装异服的社会风气。 |
C.全诗以独白方式揭示贫女内心深处的苦痛,着意刻画贫女持重清高的品行,对贫女给予深切同情,也寄寓了作者的不平和感慨。 |
D.全诗语言质朴,运用对比手法,将贫女置于典型的社会环境中,使诗歌富有广泛深刻的内涵。 |
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说这首诗:“语语为贫士写照。”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蝶恋花 红梅
[南宋]真德秀
两岸月桥花半吐。红透肌香,暗把游人误。尽道武陵溪上路,不知迷入江南去。先自冰霜真态度。何事枝头,点点胭脂污?莫是东君嫌淡素,问花花又娇无语。
【注】东君:司春之神“尽道武陵溪上路,不知迷人江南去”一句,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试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词的下阕,分析梅花的形象。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归嵩山作①
王维
清川带长薄②,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③。
[注]①这首诗是王维仕途失意、辞官归隐嵩山途中所作。②长薄:绵延的草木丛。③闭关:佛家闭门静修。请简要分析颔联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这首诗的情感写得很有层次,请简要赏析这首诗的情感变化。(4分)
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往往给人以理性的启迪。请你参考示例,在“钟表、天平、指南针”这几个事物中挑选两个,写两则事物的个人解读。要求意蕴恰切,富有哲理,每则不超过20个字。
示例:核桃——没有华丽的外表,却有充实的大脑。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