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宪宗时李吉甫撰《元和国计簿》,计天下方镇48道,申报户数224万有余(很多藩镇未报户口)。其中所谓“东南纳税八道”,其户数已占到全国申报户数58.3%。这表明
| A.南方的经济地位日益重要 | B.中国经济重心在唐朝完成南移 |
| C.京杭大运河成为朝廷的生命线 | D.唐朝时中原人口大量向南迁移 |
“文王(商朝末年周国统治者)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西周时的诸侯)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这反映了
| A.孟子的“仁政”学说 | B.韩非的变法革新主张 |
| C.墨子的“兼爱”思想 | D.庄子的“齐物”观点 |
1840年3月,英国对华棉制品出口商、曼彻斯特商会主席莫克。维卡在致英国外相巴麦尊的信中说:“当前局势,可能提供机会,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随着关系的改
善,我
们输出(棉制品)的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他的真实意图是
A.改善中英关系, 使英国商品进入中国市场 |
| B.以中国禁烟为借口发动战争,迫使中国屈服 |
| C.恢复中英正常贸易 |
| D.实现鸦片贸易合法化 |
“帝国元首是德意志皇帝。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军官由皇帝任命”。上述材料反映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
A.军国主义色彩 B.专制主义色彩
C,民族主义色彩 D.民主主义色彩
《西方民主史》一书指出”(美国)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分权制衡,并没有否定共同合作。罗斯福上台执政,为了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短短三个月中就提出了70多个议案,对此,国会表现了极大的合作态度,使“新政”得以顺利实行。二战后总统出兵朝鲜、越南,都未经国会批准,亦未受到国会的追究;联邦最高法院曾多次拒绝受理指控越南战争违宪的案件。”上述史
实表明,美国政府各部门的制衡与合作,取决于
| A.社会经济状况与国际形势 | B.各阶级之间的力量对比 |
| C.统治集团和民族国家的利益 | D.政府各部门权力机制不断调整 |
近代历史上,英国和德国实行了风格迥异的君主立宪制,两者的一致之处是
| A.君主都是国家元首 |
| B.内阁首脑对议会负责 |
| C.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
| D.具有浓厚的专制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