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李贽在《李氏丛书·老子解下篇》中写道:“致一之理,庶人非下,侯王非高,在庶人可言贵,在侯王可言贱。”李贽在此表达的思想主要是   

A.个性解放 B.思想自由
C.人人平等 D.人皆有私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建国后17年间的发展,为共和国教育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表现不包括

A.确定了人民教育事业的指导方针
B.全日制教育、业余教育、半工半读教育共同发展
C.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掀起了“上山下乡”高潮
D.学前教育、大中小学教育和成人教育初具规模

近代中国思想界从学习西方的“器物”演进到学习西方的制度,出现这种演变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B.国内阶级矛盾激化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西学东渐”局面开始形成

蔡元培先生在《我是怎样做北京大学校长的》里称:“我们第一要改革的,是学生的观念……尤其北京大学的学生,是从京师大学堂‘老爷’式学生嬗继下来……他们的目的,不但在毕业,而尤注重在毕业以后的出路……这种科举时代遗留下来的劣性根,是于求学上很有妨碍的……”,就此你认为蔡元培主张新文化运动的目的是

A.反对复古尊孔潮流 B.传播民主科学思想
C.造就现代知识分子 D.维护民主共和制度

19世纪末,严复翻译《天演论》,将进化论引入中国,在当时的知识界广为流传,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冲击波。这是由于进化论的思想是适应了哪些社会思潮?
①中体西用 ②维新变法 ③救亡图存 ④民主与科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魏源称西方人为“夷”,而李鸿章等将西方人改称为“洋”,这种变化从实质上反映了 

A.中国人对西方人由鄙视到崇敬的态度变化
B.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随着交往的扩展而正逐步客观化
C.中国人已经放弃了“天朝上国”的盲目自大心态
D.中国人被迫同化于西方的强势文化之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