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疲劳》是莫言的代表作,叙述了1950年以后中国农村近50年的变迁,小说以土地改革时被枪毙的一个地主为主人公,他认为自己虽有财富,并无罪恶,因此在阴间里他为自己喊冤。他不断地经历着六道轮回,一世为人、一世为马、一世为牛、一世为驴……每次转世为不同的动物。小说正是通过是“各种动物”的眼睛(生死轮回的艺术图像),来观察和体味农村的变革。由此,与该作品风格最为接近的是
| A.《巴黎圣母院》 | B.《悲惨世界》 |
| C.《堂吉诃德》 | D.《西风颂》 |
据新华社报道:“2008年11月7日,大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台北签署了包括空运、海运、邮政与食品安全4项协议,实现了两岸民众期盼已久的三通。”提出大陆与台湾“三通”问题的历史根据是
| A.20世纪40年代的内战遗留问题 | B.1979年的《告台湾同胞书》 |
| C.两岸人民的期盼 | D.台独势力造成 |
南方网记载, 1978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到:“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做‘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这主要反映了
| A.一些领导干部专制作风严重 | B.有法不依的现象十分严重 |
| C.亟待增强民众的法制观念 | D.亟待建设并完善法律体系 |
我国人口特别少的 33 个少数民族,如基诺、络巴等,在全国人大都有 1 位人大代表的名额,由此可见
| A.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
|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 |
| C.人民当家作主是包括我国所有少数民族人民在内的当家作主 |
| D.少数民族人民可以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
“1949年1月中旬,斯大林知道中国的这个消息后,也很高兴,认为是奇迹,因此在他的台历上写上了‘奇迹、真是奇迹’。”被斯大林认为是“奇迹”的事件最有可能是
| 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 B.淮海战役的胜利 |
| C.人民解放军突破长江防线 | D.国民党统治被推翻 |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此后中共进一步成熟,表现在
| A.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开始探索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
| B.依据中国社会性质提出了正确的民主革命纲领 |
| C.反“围剿”失利后,排除“左”倾错误的干扰开始长征 |
| D.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