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分下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现用该浓硫酸配制100 mL 1 mol/L的稀硫酸。可供选用的仪器有:

①胶头滴管;②烧瓶;③烧杯;④ 药匙;⑤量筒;⑥托盘天平。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稀硫酸时,上述仪器中不需要使用的有         (选填序号),
还缺少的仪器有                      (写仪器名称);
(2)经计算,配制100mL1mol/L的稀硫酸需要用量筒量取上述浓硫酸的体积为      mL(保留一位小数),量取浓硫酸时应选用         (选填①10mL、②50mL 、③100mL)规格的量筒;
(3)①配制过程中,若将洗涤烧杯所得的溶液直接倒入废液缸中,则导致最后所得溶液的浓度________   (填“偏高”、“偏低”或“无变化”,下同)。②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则所配得的溶液浓度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物质的组成或测量物质的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A、B、C、D、E是中学常见的5种化合物,A、B是氧化物,元素X、Y的单质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相关物质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1)Y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周期
(2)X的单质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若试剂1是NaOH溶液,X的单质与试剂1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4)若试剂1和试剂2均是稀硫酸。
①检验物质D的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方法是
②将物质C溶于水,其溶液呈酸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③某高效净水剂是由Y(OH)SO4聚合得到的。工业上以E、稀硫酸和亚硝酸钠为原料来制备Y(OH)SO4,反应中有NO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有A、B、C三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如下图:

A





B
C

(1)A与C形成的液态化合物是常见的重要有机溶剂,则A、B、C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用化学式表示)。
(2)X、Y为B、C两种元素形成的单质。标准状况下,X的密度为3.17g/L。Z是一种化合物,焰色反应呈紫色(透过钴玻璃),室温下0.1mol/LZ水溶液pH=13。X、Y、Z有如图转化关系:

①写出X与Z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已知丙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使品红褪色的气体。丁的电子式,丁的水溶液pH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原因为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③将20mL0.5mol/L丙溶液逐滴加入20mL0.2mol/LKMnO4溶液(硫酸酸化)中,恰好褪色。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④写出X与水反应生成两种酸的电子式

用下列装置能达到有关实验目的的是

写出A、B、F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A
B
F(试管中的反应)

他们只利用Cu、Fe、Mg和不同浓度的硫酸(0.5mol/L、2mol/L、18.4mol/L),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甲同学研究的实验报告如下表: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①分别取等体积的2 mol/L硫酸于试管中;
②分别投入大小、形状相同的Cu、Fe、Mg。
反应快慢:
Mg>Fe>Cu
反应物的性质越活泼,反应速率越快。

(1)该同学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
要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还需控制的实验条件是___ _____
(2)乙同学为了更精确地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利用右图装置进行定量实验。完成该实验应选用的实验药品是            
应该测定的实验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煤化工中常需研究不同温度下平衡常数、投料比及产率等问题。
已知:CO(g)+H2O(g) CO2(g)+H2(g)的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如下表:

温度/℃
400
500
830
1000
平衡常数K
10
9
1
0.6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的正反应是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某温度下,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压强(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830℃,在恒容反应器中发生上述反应,按下表中的物质的量投入反应混合物,其中向正反应方向进行的有(选填A、B、C、D)。


A
B
C
D
n(CO2)
3
1
0
1
n(H2)
2
1
0
1
n(CO)
1
2
3
0.5
n(H2O)
5
2
3
2

(4)830℃时,在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CO(g)和6molH2O(g)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