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第聂伯河是俄罗斯欧洲部分的第二大河,欧洲第三大河。河流发源于海拔200~350米的分水岭上。流域北面有白俄罗斯山脊,流域南部是亚速海低地,长2 200千米,流域面积50.4万平方千米。
材料二 第聂伯河流域图。

材料三 第聂伯河下游相关资料:下第聂伯河已建成卡霍夫卡水库、克列缅丘格水库和第聂伯罗捷尔任斯克水库等6座梯级水库,总水面面积近69万平方米,其中水深2米的浅水区水面面积约13.6万平方米。水库总库容437亿立方米,有效库容185.7亿立方米,电站总装机容量383.6万kW,年发电量143.9亿kW·h。使该河段水资源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建坝前河水季节分配

流量分配
春季
夏、秋
冬季
比例
61%
24%
15%

 
建坝后河水季节分配

流量分配
春季
夏、秋
冬季
比例
38%
32%
30%

 
根据材料二第聂伯河水系图判断该河流流向
根据材料三中相关信息分析建坝前和建坝后第聂伯河下游河水季节变化特点(4分)
(3)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第聂伯河进行了干流的梯级开发,并取得了良好的效益。说明第聂伯河梯级开发应注意的问题。(6分)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我国甲乙两省2005年农业产值结构图,柱状图是两省耕地面积变化图。按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从乙省会到甲省经最短铁路线年降水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原因。
(2)2000-2005年期间,两省耕地变化的共同趋势是    。两省耕地变化绝对量较大的省是   (省名)。变化率较大的省是    (省名)。
(3)说明导致甲省耕地变化的主要原因,并指出其在耕保护中应采取的最主要措施。
(4)简要说明两省农业结构的差异,

读“我国某地区7月平均气温图”,回答问题。

(1)A、B两地所处的地形区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B地形区东西两侧降水量的差异及原因。
(3)分别简述等温线在E、F两地的走向特点及原因。

读黄河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大河,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由于黄河成灾的要害是泥沙,因此治黄的关键所在于
(2)在图上字母A、B分别是:A是平原,B是平原。
(3)简述黄河在流经A河段时的水文特征。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等高线和经纬线的分布判断,图示区域位于我国地势第阶梯上,地形区名称是
(2)该图东部等高线密集处是地区,其形成原因是
(3)西部属山区。此处多发的自然灾害有
(4)图示中部肥沃的自然土壤类型是,是由岩石种类)风化后形成。

读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示意图回答:

(1)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是:



(2) 实施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三个原则:公平性原则、原则、原则。
(3)在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持续发展是是条件,持续发展是目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