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9分)
材料一: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反侵略史,也是一部追求近代化的历史。所谓“近代化”是指中国社会由古代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过程。它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以及思想文化上的“西化”。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艰难起步。
材料二: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这一过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挤压,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的脚步显得急促而又悲壮,却一刻也未曾停留,走上了自强、变法和革命的历程,经历了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
请回答:
(1) 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开启中国经济、政治近代化的事件分别是什么?(2分)请各用一句话概括它们对中国近代化所产生的积极作用。(2分)
(2)材料二中“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你认为主要指哪些政治派别?(3分)
(3)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1分)回首近代化历程,你有何感悟?(1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俄国二月革命 戊戌变法 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两次世界大战】
在人类历史上,战争不断,二十世纪以来战争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对文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哪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矛盾激化的结果?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法等国炮制慕尼黑阴谋,推行绥靖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战争带来巨大的伤害和灾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什么?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法西斯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举一例。
(3) 人类渴望和平,国际社会不断探索防止战争和消除战争的方法。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相对短暂的和平局面依靠的是怎样的国际关系新秩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类为维护世界和平又建立了怎样的国际组织?
(4)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但由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对此我们应该坚持怎样的立场?

【资产阶级革命】
材料一:人民为自由而战,寻求真正的解放。(英国)女王的荣光,查理的断首,都镌刻着“王在议会”、“法为习惯”的字样。
材料二:独立与自由根植于美利坚灵魂深处,为此它不惜与母邦兵戎相见……南北对峙,国家面临分裂,一位伟大的总统将它从危机中拯救。
材料三:革命的烈焰将国王推上了断头台,巍峨的凯旋门见证了拿破仑创造的奇迹……这个民族从不畏惧硝烟和战火的洗礼,因为他们更爱自由和真理。
——摘自《图说天下》
(1)材料一中 “查理的断首”是指哪件事情?“王在议会”“法为习惯”体现出该国确立了怎样的资产阶级统治体制?
(2)材料二中美利坚“不惜与母邦兵戎相见”指的是什么事?(1分)在这个国家“南北对峙,国家面临分裂”的过程中,“一位伟大的总统”为解放黑人奴隶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3)材料三中“革命”指的是什么?拿破仑在保障人民权利和自由方面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4)上述材料中,三个国家人民的共同追求的是什么?

【伟大的转折】
2015年1月15日,中宣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解放军总政治部、贵州省委在遵义举行纪念大会,隆重纪念遵义会议召开80周年。中国邮政于2015年1月15日发行《遵义会议八十周年》纪念邮票1套2枚,图案内容分别为:遵义会议旧址、遵义会议会场内景。

(1)读材料,忆往昔:80年前的遵义会议主要解决了什么问题?它的历史地位如何?建国后,在党的历史上与遵义会议有着同等重要地位的会议是什么?这次会议确立了怎样的思想路线?
(2)遵义会议的一位主要参会者,20年后又率团参加了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的一次重要国际会议。请问这位“主要参会者”是谁?为促进这次会议的圆满成功,他在会议上提出了什么方针?(3)会议是人们为了解决某个共同的问题而聚集在一起进行讨论、交流的活动。为了筹建新中国召开了一次什么重要会议?这次会议通过了一部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文献是什么?

【近代化探索】
伴随着列强的入侵,西方文明更是强势来袭,国人逐渐认识到自己的落后,并开始对西方文明由被动观看转向主动学习。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近代以来,列强入侵,国家危难,一些爱国思想家认识到要改变现状,必须学习西方的长处。在近代中国主张向西方学习的主要代表思想家都有谁?
(2)为解决内忧外患,中国近代第一次由清政府主导的自主探索改革运动是什么?这一运动在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的地位如何?
(3)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在改革政治制度方面有何共同作用?
(4)辛亥革命虽然推翻清王朝,但民主共和之路依然艰巨。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树起两面大旗。这两面大旗指的是什么?

【民族屈辱与抗争】(6分)
中国近代史是遭受列强欺凌的屈辱史,也是中华民族不屈不饶的抗争史。探究完成“民族屈辱与抗争”的相关问题。
(1)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有什么变化?(1分)民族英雄邓世昌与舰同沉是哪一次战争中的悲壮场面?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条约中那一款最能说明从此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3)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奋起抵抗。与列强以往的历次侵华战争相比,这场战争的结果有何不同?(1分)导致这一结果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4)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谈谈你的认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