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思想家李贽曾经这样评论李斯关于焚书的上书:“大是英雄之言,然下手太毒矣。当战国横仪之后,势必至此。自是儒生千古一劫,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下列对此信息的解读,与李贽本意相符的是
| A.统治者实施新政必须要坚决 | B.政治统一必然要求思想统一 |
| C.儒家思想并非万世不变之理 | D.专制集权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
全民族的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军队取得的首次大捷出现在()
| A.淞沪会战中 | B.太原会战中 |
| C.徐州会战中 | D.枣宜会战中 |
看图,这种臂章最早出现于中国抗日部队中应该是在()
| A.1931年9月后 | B.1936年12月后 |
| C.1937年8月后 | D.1938年10月后 |
“卢沟桥本无城,明崇祯三年以此为畿辅咽喉,宜设兵防守,故筑城池。……此次日军假演习挑衅,此城此桥遂遭厄运,赫赫名城,数百年史迹迭蒙耻辱,可哀也哉!”据此推断这段材料出现的时间最有可能是 ()
| A.1631年(即崇祯三年) | B.1931年 | C.1935年 | D.1937年 |
清朝林福祥《平海心筹》记载:“初十日辰刻(道光二十一年四月初十日,即1841年5月30日),逆夷……抢劫,予闻锣声不绝,即带水勇应之,……来会者众数万,刀斧犁锄,……将夷兵困在垓心矣。”该记载反映了 ( )
| A.反割台斗争 | B.义和团运动 |
| C.三元里抗英斗争 | D.反洋教斗争 |
下图反映了19世末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征。这一侵略特征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
| A.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 | B.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 |
| C.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 D.八国侵略军联合侵略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