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4年初,俄罗斯吞并乌克兰的克里米亚,引发俄罗斯与西方国家之间的"新冷战"。探究俄国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之路】
材料一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讲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摘自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
(1)材料一反映了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请根据材料归纳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原因。尽管这次改革是农奴主的总代表沙皇主持的,但为什么说这次改革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材料二 列宁说:"在战争(指1919-1920年苏俄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
(2)材料二是对苏俄哪次改革的评价?请列举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
【政权变化】
(3)俄国是通过哪次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又于哪一年成立苏联?
材料三  1991年12月25日19点38分,印有镰刀锤子的红旗从克里姆林宫楼顶徐徐地、却是永久地降下。它从事实上宣告一个时代就此终结了。
--摘自《大国崛起》
(4)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俄国外交】
(5)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参加了协约国集团。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它进行的哪次战役成为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二战后,又形成了美苏"冷战"两极格局。冷战结束后,世界出现了多极化趋势,暂时处于"一超多强"的局面,俄国在这一局面中处于什么地位?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日本明治维新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历史江西}
材料一:走进纪念馆,序厅的圆雕向人们无声地诉说着84年前那段石破天惊的历史,这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这里是人民军队的摇篮。
材料二: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红军荟萃在此成。
{数字江西}
材料三:江西兴国是“中国烈士第一县”战争年代牺牲的烈士就12038名,仅23万人口的兴国就有八万人参加革命。
材料四:共和国成立后,共授将军衔1604个,将军最多的省份是江西有325位,占全国的1/5.兴国又占全省的1/6,被誉为共和国将军县。
①材料一,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②材料一中反映的事件在中国革命史上有何历史地位?
③从“南昌”到“井冈山”,这一过程反映了中国革命的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④面对材料三、材料四中的这些数字,你有何感想(2分,答出一个要点即可)

阅读下面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中,国人首先是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战争证明光学技术不好使,同样的洋枪洋炮就干不过小日本,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就更大了,君主立宪也好,民主共和也罢,这么好的制度怎么拿来中国就变样呢…………后来国人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于是开始学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思想。
——《袁腾飞说中国历史》
①材料中的学技术、制度、思想分别指近代史上的哪些历史事件?
②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些历史事件对近代中国产生哪些共同的积极影响。
③中国近代化起步的特点是什么?
④学了“近代化起步”这个单元,你有什么认识?

事实证明,应时而作是至关重要的。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1)1956年,中国共产党为了“建设一个新世界”,召开了哪一次重要会议,开启了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材料二“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随后,缺乏经验,却又盲目乐观。国人开始挑战客观规律:几千万人开始了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到了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北戴河会议后,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没有经过试验,只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基本实现公社化……。
(2)依据材料二指出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出现失误的原因。
材料三 我们即将迎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从那时以来……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了。
(3)材料三中的“历史性变化”的起点是什么?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的改革具有怎样的特点?
(4)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今年是尼克松访华40周年。40年来,中美两国都意识到+加强合作与对话,推动两国关系健康发展是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恩来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
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呵!”……从尼克
松与周恩来握手的时刻起,(见右图)“一个时代结束
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以上摘编自尼克松回忆录《领导者》
材料二中美两国有关数据

请回答:
(1)中美“25年没有交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材料中所说的“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的含义是指什么?
(2) 1972年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的《联合公报》同意按什么原则来处理两国关系?
(3)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哪一年?除中美关系外,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事业还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请列举一例。
(4)我们可以从材料二中得到怎样的有益启示?

某班同学在观看新中国建国60周年庆典后,想了解建国后党引领新中国的奋斗历程,他们分成三个小组对新中国建国以来的三个阶段开展探究学习。
请你加入他们的学习活动并积极发表意见:
【感知历史】
  (1)第一小组(1949-1956年):
①在庆祝中共成立28周年的时候,毛泽东曾指出,在过去的28年的长时期中,“我们仅仅做了一件事件,这就是取得了革命战争的基本胜利。……但我们的事情还很多,比如走路,过去的工作只不过是像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指出材料中“我们的事情还很多”,你觉得还有哪些事情要做?
②据常熟市志记载,解放后,常熟出现的第一个参军高潮出现在1951-1953年,三年中共计有4195名爱国青年应征人伍,请结合书本知识说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感受历史】
(2)第二小组(1956-1979年):在梳理重大事件后,认为在1956年、1978年有两件大事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历史性转折。你认为是哪两件大事?
【感怀历史】
(3)第三小组(1979-2009年):想给学习活动明确一个主题,你觉得在“民族独立”、
“曲折发展”、“和平崛起”三个词语中,哪一个最贴切?并举出。
【感悟历史】
(4)在深入学习后,大家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有了进一步认识。清你简要加以概括。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