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素指出“浪漫主义者注意到了工业主义在一向优美的地方正产生的丑恶,注意到了那些在‘生意’里发了财的人(在他们认为)的庸俗,憎恨这种丑恶和庸俗。”可见,浪漫主义兴盛的主要原因是
| A.抒发个人情感追寻理想世界的驱动 | B.商业经济发展导致拜金主义盛行 |
| C.工业革命使“理性的胜利”成为谎言 | D.浪漫主义者对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 |
1972年6月斯德哥尔摩召开的首次人类环境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发言:“坚决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越南和印度支那,使用化学武器杀伤印度支那人民,破坏人类环境。”对中国的强烈谴责,美国国务院要求其代表团对之进行淡化处理。美国这样做是因为
| A.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 |
| B.美国需要进一步改善同中国的关系 |
| C.美国认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 |
| D.美国推行的外交政策没有原则 |
美国记者鲍大可评论周恩来参加某次会议时说:“在这个辩论几乎陷入僵局的时刻脱颖而出,成为会议的明星,成为排难解纷.平息争端.带来和平的人物。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方向。”这次会议是
| A.1945年重庆谈判 |
| B.1954年日内瓦会议 |
| C.1955年万隆会议 |
| D.1971年联合国大会 |
某协会组织口头回复对方时表述的要点:“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但在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本此精神,对两岸公证书使用(或其他商谈事务)加以妥善解决。”据此判断这一事件是
| A.“九二共识” |
| B.《告台湾同胞书》发表 |
| C.连战“和平之旅”演讲 |
| D.“一国两制”构想提出 |
我国能够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条件中,最为重要的是
| A.新中国已经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 |
| B.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 |
| C.“一国两制”的构想为有关各方接受 |
| D.改革开放使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归绥(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意为优美牧场);这说明新中国
| A.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
| B.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 C.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
| D.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