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葛天明的《迎燕》一诗。
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下列与本诗描述的季节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B.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C.诗家清景在新春 绿柳才黄半未匀。 D.旋折荷花剥莲子,露为风味月为香。

请揣摩诗人使用“咫尺”一词的好处。
这是一首平易浅显的咏物诗,全诗借“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趣?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羁旅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诗歌,完成下题。
江南好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①。能不忆江南?
[注]①蓝:蓝草,叶子可制青绿色染料。
(1)这是一首充满浓郁诗味的词,不但描绘出一幅_____________________图画,而且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二句历来为人称道,请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题。
寒 夜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 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注释]①竹炉:指用竹篾套子套着的火炉。②才:仅。
(1)请展开合理想象,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句的情景。
(2)试从“梅花”这个意象来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题。
春光好
(宋)欧阳炯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 ①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
【注】①雪坞:背阳处尚未消融的雪坡。
词人笔下的初春有什么特点?词人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中“迸”“偎”两字极妙,任选其一简要分析。

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后边的题。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1)“试问卷帘人”句中“试”字表达了词人怎样的矛盾心理?
(2)请你展开想象和联想,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暮春“雨疏风骤”后“绿肥红瘦”的景象。(字数50字左右,至少使用一种修辞)

对比阅读诗歌,完成下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丰乐亭游春三首(其一)
欧阳修
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诗的一二句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三四两句从莺歌燕舞的动态中,展示了春天的活力,把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C.五六句诗人用“乱”字勾画出了春天百花竞放,万紫千红的美丽画卷;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深,绿色醉人的景象。
D.在西湖,有关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但这首诗紧紧扣住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

(2)这两首诗都写春天景物,但时段不同,白居易写的是()时的景物,欧阳修写的是()时的景物。
(3)欧阳修诗的三四两句,除用拟人手法外,还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两种手法各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修辞手法:
表达效果: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