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准备进行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实验时,发现实验台上摆放的药品中(如下图),有一装溶液的试剂瓶未盖瓶盖且标签破损,于是决定对这瓶溶液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是什么溶液?
【获得信息】酸、碱、盐的性质实验中用到含有钠元素的物质是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
【提出猜想】这瓶溶液是:猜想一:氯化钠溶液;猜想二:氢氧化钠溶液;
猜想三:碳酸钠溶液。
【实验推断】
(1)小丽取样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得出结论:该溶液不可能是氯化钠溶液,理由是 ;
(2)小刚另取样滴加稀盐酸有 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刚得出结论: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
(3)小青认为小刚的结论不完全正确,理由是 。
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还需要进行如下实验:
【继续探究】另取样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观察到有 产生,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 ;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实验结论】这瓶溶液是 。
【探究启示】实验取完药品后应该 。
在化学课上,甲同学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到盛有CO2的集气瓶中,钠在其中继续燃烧,反应后冷却,瓶底附着黑色颗粒,瓶壁上附粘附着白色物质。
【提出问题】黑色颗粒和白色物质是什么?
【进行猜想】甲认为黑色颗粒是,白色物质可能是Na2O或;
乙同学还认为白色物质是氢氧化钠。
甲同学立刻认为乙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其理由是。
【查阅资料】氧化钠为白色粉末,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Na2O + H2O = 2NaOH
【实验探究】甲同学对白色物质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方案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 论 |
方案1 |
取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 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 |
溶液变成红色 |
白色物质 为Na2O |
方案2 |
①取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 |
出现白色沉淀 |
白色物质 是 |
②静置片刻,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
无明显现象 |
【反思评价】丙同学认为方案1得到的结论不正确,理由是。
【得出结论】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通过以上探究,你还能获得哪些结论,请写出两条。(答对本小题将奖励4分,但全卷总分不超过60分)
②,
② 。
某兴趣小组对4瓶无色溶液Na2CO3溶液、NaOH溶液、Ca(OH)2溶液、稀盐酸进行鉴别。
甲同学利用紫色石蕊试液进行鉴别
实验步骤 |
现象与结论 |
①用4支试管,分别取少量的不同溶液,各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
1支试管中出现红色,则原溶液是 |
②另用3支试管,分别取少量未确定的溶液,各滴加步骤①检验出的溶液。 |
1支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则原溶液是Na2CO3溶液 |
③另用2支试管,分别取少量未确定的溶液, |
1支试管中有白色沉淀析出,则原溶液是Ca(OH)2溶液,1支试管中无现象,则原溶液是NaOH溶液 |
乙同学不用其他试剂进行鉴别
同学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小敏 |
用3支试管分别取少量不同的溶液,各滴加剩余的另一种溶液 |
1支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其余2支试管中无现象 |
所滴加的溶液是稀盐酸 |
小红 |
1支试管中有白色沉淀析出,其余2支试管中无现象 |
所滴加的溶液是Na2CO3溶液 |
|
小刚 |
…… |
…… |
乙组同学经过交流后发现,根据小红与小敏的实验现象, 的结论是错误的。如果小刚所滴加的是NaOH溶液,则他的实验现象是
小明和小丽对蓝色的硫酸铜溶液很感兴趣,他们设计如下实验探究其相关性质并对反应后所得物质进行分析和处理。
⑴我能写出其中两个不同基本反应类型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②________。
⑵实验完毕,小明和小丽各自将三个反应所得到的物质混合、过滤,得到甲、乙两种无色溶液。小明取少量甲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试管中溶液呈紫色。则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或________。
小丽对乙溶液进行了探究,发现乙溶液中含有氯化钾、硫酸钾和氢氧化钾。她说:我还能设计如下实验,在步骤①、②、③每次用一种无色溶液除去乙溶液中一种物质,且每步均有白色沉淀生成,最后得到纯净的硝酸钾晶体。
在步骤⑦中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步骤③、⑥所加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下同),固体E的成分有________。
某无色溶液可能由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为探究其组成,小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取适量样品放入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再向试管中逐滴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观察到有沉淀产生。过滤,所得滤液为红色。
(1)由实验Ⅰ中的现象可推断出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写化学式,下同),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为了进一步探究样品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存在,小华继续进行了如下实验:
Ⅱ、取适量实验Ⅰ所得的红色滤液放入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硝酸,溶液变无色。再向试管中逐滴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所得滤液为无色。
Ⅲ、从稀硫酸、氢氧化钡溶液、氯化钡溶液、硝酸钾溶液中选择一种试剂,代替实验Ⅰ中的氢氧化钙溶液进行实验,其余的试剂及操作与实验Ⅰ的均相同。
通过实验Ⅱ和实验Ⅲ,小华得出结论:样品中可能含有的物质确实存在。
(2)实验Ⅱ所得无色滤液中,除酚酞以外,还含有的溶质为_____;
(3)实验Ⅲ中代替氢氧化钙溶液的试剂是________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
某化学实验小组实验结束时,将含有CuSO4、ZnSO4、FeSO4的废液倒在废液缸里,为回收有关金属和盐,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试回答:
(1)步骤①中锌粉必须过量的原因是。
(2)写出步骤①中任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要检验步骤④中加入的稀硫酸是否足量的方法是
。
(4)若实验过程中的物质损失可以忽略,最终所得硫酸锌的质量(填“>”、“<”或“=”)原废液中硫酸锌的质量。要计算该废液中硫酸铜质量,必须要称量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