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分)某同学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如下实验。
(1)欲探究分子在不断运动,观察到B烧杯内溶液变成红色,请推测A、B烧杯内盛放的溶液可能是什么?(答出一种组合即可)为使探究更严谨,应如何改进该实验?
(2)若A中盛放硝酸银溶液,B中盛放浓盐酸,该实验现象是什么?
并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如图是我国最新研制的大型水面救援飞机,飞机的外壳主要是镁铝合金,飞机中有些零件是由钢铁制成的。
(1)镁铝合金属于 (填"金属"或"合成")材料。
(2)生活中常在钢铁制品表面喷漆,不仅美观,而且可有效防止铁与 接触而生锈。
(3)向一支试管中加入一根生锈的铁钉,然后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写出稀硫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 。铁锈消失后,将铁钉取出,若要检验试管中的液体是否含有稀硫酸,可选择的试剂是 (填字母)
A.酚酞溶液 B.Cu C.CuO D.BaCl 2溶液
(4)金属矿物储量有限,而且不能再生。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除防止金属腐蚀外,还有 (写出一条即可)
实验室制取气体时要考虑下列问题:
(一)依据原理,确定制取方案
(1)实验室制取O2时选择的药品在组成上的共同点是 。任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下列反应均有CO2生成:①木炭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②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③煅烧石灰石。实验室制取CO2通常选择方法②.不选择①的理由是 ;不选择③的理由是 。
(二)选择合理的制取装置
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3)仪器a的名称是
(4)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O2,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 (写出一种组合,填序号)。
(5)实验室在加热条件下,分解草酸晶体可以制得CO,但是加热时草酸晶体在分解之前先熔化成了液体。如果用这种方法制取CO,你从A、B、C中所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选择的理由是 。
(三)检验、净化和除杂
(6)经检验,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盐酸制取的氢气中混有HCl气体,写出一种通过发生化学反应除去HCl的试剂 。
世界上每年都有将近总产量十分之一的钢铁锈蚀,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探究铁锈蚀的原因,分别取3枚洁净无锈的铁钉放入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1)进行实验一时,老师指导同学们先向迅速冷却后的沸水中,放入一截打磨光亮的略长于铁钉的镁带,几分钟后再放入铁钉。镁带的作用是 。
(2)大多数同学都观察到了实验一、实验二中铁钉无锈,实验三中铁钉生锈的现象,得出铁生锈的条件是 。某同学却发现本组实验二中的铁钉表面出现了少量铁锈,经仔细检查后发现胶塞已塞紧,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3)工业上用锈蚀的废旧铁制品可以回炉炼铁,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在生活中人们对废旧金属合理的处理方法通常有 (写一种)。
石油是重要的地球资源。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用石油可以精炼出多种燃料。根据下表分析,在相同条件下,柴油比汽油燃烧时更容易产生黑烟,原因是 ,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
汽油的主要成分 |
C5H12、C6H14……C12H24 |
柴油的主要成分 |
C14H22、C16H34……C18H38 |
(2)为了改善环境,可在汽油中添加乙醇(C2H6O)来调整燃油结构。乙醇是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3)氢燃料汽车正在研制与推广。氢气燃烧时是将 能转化成热能。从长远观点看,解决能源危机的方法是 。
(4)合理利用石油资源,可制成多种合成材料。下列物品主要成分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A.塑料水盆 B.羊绒围巾 C.橡胶足球 D.玻璃水杯
已知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气体C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表示物质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作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固体俗称 。
(2)若A是一种红色固体单质,B、C、D是同一类别的物质,则C→D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该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若B、C、D是不同类别的物质,且B是单质,写出B的一种用途 ;D→A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答一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