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京奏,禁中称文书,必发阁臣票拟。阁票用本,纸、小帖、墨字,内照票拟,或皇上御笔,或宦官代书,具在文书上面用朱字。阁票如有未合上意,上加笔削或发下改票,阁臣随即封上,间有执正强争,也多曲折。”可见,明朝内阁
| A.地位很高,负责全国的行政事务 | B.是具有决策权的内侍机构 |
| C.是君主专制制度的产物 | D.与皇帝权力相互制衡 |
下列言论能够反映我国古代占统治地位的经济政策的是
| A.“是故工商盖皆本业也” | B.“上农除末,黔首是富” |
| C.“乡农卖丝争赴市(场)” | D.“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
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写一篇关于宋代商业发展的论文。该论文的子标题不可能包括
| A.庙会集市的空前繁荣 | B.都城汴京的街市店铺 |
| C.著名商帮的迅速兴起 | D.草市的饮食服务设施 |
下图是商代甲骨文中的三个字,依次是“丝”“桑”和“蚕”。它们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①国丝织业的出现不晚于商朝
②商朝农业生产比较发达
③商朝已经出现种桑养蚕
④丝织品成为主要衣料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这一唐代著名诗句赞美的是
| A.古代浙江的青瓷 | B.古代河北的白瓷 |
| C.古代山东的黑陶 | D.古代中原的铁器 |
战国时期,《国语·齐语》记载:“恶金以铸锄、夷、斤、斸,试诸壤土。”这一史料可以用于研究
| A.原始农业的起源和发展 | B.“刀耕火种”的农业技术 |
| C.铁制农具的生产和使用 | D.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变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