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封泥又叫“泥封”。它不是印章,而是古代用印的遗迹。封泥中隐含着诸多历史信息。下图是西汉时期关于地方制度的封泥,从中不能获取的历史结论是

A.西汉地方上继承秦朝制度 B.中央和地方矛盾激化 
C.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  D.西汉初年分封同姓王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观察下面的江南制造局支出(1867~1894年)表,从中可知江南制造局()

A.管理上体现以洋为师的特点
B.己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所生产的产品主要投向市场
D.经营管理不善,入不敷出

下表是1843年与1858年中国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比较表。这一现象造成()

货物
单位
1843年税率
1858年税率
棉花

6.54%
5.72%
印花布

14.25%
4.98%
棉纱

6.94%
4.86%

A.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已完全解体
B.中国民族棉纺织企业大量破产
C.列强控制了中国棉纺织业的命脉
D.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张鸣教授论道:“尽管破坏不那么大,但革命毕竟是一场中国人学习西方的激烈变革。革命后,中国的国门上的招牌变了,从一个君主专制的政体,变成了最先进的美国体制……但是,革命后的现实告诉我们,这样的制度,落到实处,的确大有困难。”革命后新制度的落实“大有困难”根本上是受制于()

A.民族资产阶级软弱 B.革命造成的破坏程度
C.帝制思想根深蒂固 D.中国近代的社会性质

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正在进行,洪秀全写了一份御诏给英国特使额尔金,翻译官很艰难地把它译成英文,额尔金看后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奇特的作品,这份御诏充满着像“西洋番弟把心开,替天出力该又该,替爷替哥杀妖魔,报爷生养战胜回”这样的词句。这反映了当时()

A.中外反动势力勾结
B.民族危机逐渐加重
C.国内阶级矛盾激化
D.强国御侮成为思潮

关于鸦片战争,近代史主流观点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自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从整个清朝历史看,鸦片战争发生于道光二十年的晚清时代,它又是清史的有机组成部分。材料意在说明()

A.应从不同角度看待历史事件
B.清史鸦片战争观是错误的
C.应对鸦片战争进行辩证分析
D.不同史观必得出不同结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