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南京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城市,是近代中国的缩影。阅读下列图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下列是某同学对上述四幅图片所反映历史信息的描述;
A:1842年,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B:1912年,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在南京建立中华民国,并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共同纲领》。
C:1937年12月,日寇占领南京后,对南京和平居民进行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共杀害我国同胞30多万人。
D: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宣告国民党在中国统治的覆灭。
其中描述有错误的是:
错误一:          改正:                                     
错误二:          改正:                                     
(2)请根据材料说出图A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科索沃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请阅读材料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在祖国大家庭中亲如一家,任何分裂祖国的行为都是对祖国利益的最大侵害。
(1)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达成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当时参加谈判的西藏首席代表是谁?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是什么?
(2)我国在西藏等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实行了什么基本国策?“一五计划”期间,交通运输业的哪项成就推动了内地同边疆的联系?
(3)今天为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党和国家实施了怎样的发展战略?被藏族群众誉为“活菩萨”的干部是谁?
(4)2008年3月14日, 境内外“藏独”分裂势力在西藏拉萨蓄意制造了一起打砸抢烧暴力事件,给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你如何看待这一事件?

请阅读材料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建国以来我们党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过几次重大调整或变革。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材料二社长对大家说:“我是共产党员,社里再有困难,也要领导大家把社办下去,绝不向困难低头!”社员齐心协力,若干两年,生产发展了,产量一年比一年提高…“穷大社变了样,鸡毛也能绕天飞。”
材料三公社建立的目的是企图更快地向全民所有制、向共产主义过渡。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许多地方的社员在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树木等,都为公社所有。
材料四这种制度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展。农民高兴地说:“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1)根据材料一,建国初期,我国农村地区发生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简要说明这一事件对农村的影响。
(2)材料二和材料三中提到的“社”分别指的是什么组织?(2分)它们分别对农村造成了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四,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农村实行了什么制度?
(4)从这几次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或变革中,你得到什么样的启示?

20世纪以来,世界风云变幻,国际关系格局不断变化、调整;世界经济飞速发展,也影响着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根据提示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探究一:回放历史画面,了解世界政治格局发展。

图一 巴黎和会 图二 华盛顿会议 图三 赫鲁晓夫、肯尼迪扳手腕
请回答:
(1)通过回顾以上三幅图片,请说出两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世界政治格局的名称分
别是什么?二战后美国与苏联反目成仇,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探究二:眼下经济危机撼动全球,世界各国正联手抗击经济危机。通过探究上个世纪美国、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历史,照亮未来的行程。
【寻访美国经济成长之路】
1933年底,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信中写道:“如果您成功的话,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在各处试行,而我们将以您就职的那一天作为新纪元的第一页。”
(2)材料中“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特点是什么?
【探寻欧洲走向联合】
雨果曾说过“(总有一天)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
(3)请问“高一级的整体”是指哪一组织?该组织的性质是什么?
【探访日本的崛起】
“大约在150年前,(一个)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
(4)材料中的抓住机遇“弃旧图新”,指的是什么事件?上世纪70年代日本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地位是什么?(2分)
【成果总结】
(5)美国的成功,西欧、日本的崛起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提供了借鉴,你认为当前我
国的经济建设能从中吸取哪些宝贵经验?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实现民族复兴,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斗争。
材料一: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展开的一场场救治行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开颅洗脑”,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材料二: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使中国逐步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材料三:1979年1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
阅读材料请回答:
(1)材料一所述“自我疗伤”、“猛药重治”各指什么行动?这些药方有着共同之处,请指出其中的一点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使中国逐步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革命道路是什么?该道路的起点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因何产生的?指出“战略转变”后,党的工作重心是什么?中国“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的认识。

观察下面四幅地图,回答问题。

图一西周形势图图二秦朝疆域

图三 西汉初年局部示意图图四元朝疆域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二、图四分别反映了什么样的地方行政制度
(2)图一中的地方行政制度的积极作用如何?(1分)
(3)图三中的地方行政制度造成了什么问题,统治者采用了什么方式解决的?
(4)图四和图二中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关系?
(5)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中,你得到什么认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