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南京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城市,是近代中国的缩影。阅读下列图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下列是某同学对上述四幅图片所反映历史信息的描述;
A:1842年,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B:1912年,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在南京建立中华民国,并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共同纲领》。
C:1937年12月,日寇占领南京后,对南京和平居民进行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共杀害我国同胞30多万人。
D: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宣告国民党在中国统治的覆灭。
其中描述有错误的是:
错误一:          改正:                                     
错误二:          改正:                                     
(2)请根据材料说出图A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科索沃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从对外关系上说,隋、唐、宋、元都居于主动地位,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显然逆转
了……倭寇沿海骚扰,为南方各地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明清之际,西方资本主义已
在兴起,而中国的……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1)图一、图二中的人物分别是谁?
(2)图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图一、图二和图三反映的对外交往,有什么相同
的作用?
(3)导致清朝政府“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的是什么政策?该政策产生了什么影
响?
(4)综合以上材料,联系明清时期对外关系逆转带来的巨大变化,你得到什么启示?

请阅读材料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苏湖熟,天下足。——南宋谚语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二“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__________。
(2)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最直接地反映了宋代的()(从三个选项中选一个,2分)
A.农业繁荣 B.手工业繁荣 C.商业繁荣
(3)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这一现
象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什么启示?

仔细观察下图,这是我国清代在保卫边境取得胜利时的一幅画面。试结合所学知回答以下问题:

(1)这次战争是由清代哪位皇帝指挥的?最终结局怎么样?
(2)这次战争带来了什么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
材料二:“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请回答:
(1)诗中的“海波平”是指什么?
(2)从两句诗来看,作者的什么高尚品质值得人们学习?

有位史学家说:“科举制的实行,用统一的标准来选拔社会上的优秀分子,使之参与了国家的政治。”清末维新人士认为:科举制度“锢智慧”“坏心术”“滋游手”,造成了“破坏人才,国家贫弱”的后果。据此完成(1)~(2)题:
(1)这两种看法是否互相矛盾?
(2)请就科举制从隋唐的产生到明清以后衰落的历史,谈谈你对其作用的评价。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