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是人类自古到今追求的理想和目标,和谐思想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髓。下列各项中,属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主张是( )
①“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②“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入任焉,敏则有助,惠则足以使人”
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也”
④“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
| 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 | 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 |
| C.提倡父子教学相 | 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 |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 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这段论述表明顾炎武
| A.主张经世致用反对理学空谈 | B.正确指出了明朝灭亡的根源 |
| C.认为佛学不能经世致用 | D.痛恨孔孟学说清谈误国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抨击孔子,别立褒贬”。这里的某人是指
| A.李贽 | B.黄宗羲 | C.顾炎武 | D.王夫之 |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著名和尚慧能的佛偈,其修炼的意境与下列哪种哲学吻合
| A.孔孟之学 | B.程朱理学 | C.陆王心学 | D.格物致知 |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 A.天体运行法则 | B.社会发展规律 |
|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 D.事物的发展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