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赵翼《廿二史札记》载:“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下变局,至是始定。”材料反映了
A.分封制度开始瓦解 | B.贵族政治遭到破坏 |
C.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 D.察举制度逐渐形成 |
1946年10月10日,梁漱溟到上海去见周恩来,促其回南京继续和谈。次日梁返回南京,下车见报载“国军已攻下张家口”,不禁惊叹地对记者说:“一觉醒,和平已经死了!”“和平死了”是因为( )
A.国民党发动内战,撕毁和平协议 | B.国人和平建国的要求脱离实际 |
C.中共抵制国民党的和谈请求 | D.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 |
有学者评论:“抗战之前的中国是传统的、一盘散沙的、领导核心无力而且缺乏代表性的非现代化中国,而抗日战争给中国的历史带了全新的现代性。”“全新的现代性”是指( )
A.抗日战争取得了全面的胜利 | B.抗战结束促进了现代化建设 |
C.战争促进中国民族意识觉醒 | D.抗日战争促成了全国的统一 |
某一个主题展览中出现了下列关于我国某民主革命势力发展态势三幅图片,下列有关的解说正确的是( )
A.图一到图二反映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共的态势 |
B.左倾错误的发展是导致图一到二的根本原因 |
C.图二到图三的发展是中共反击国民党的结果 |
D.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是导致图二到三的原因 |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是毛泽东在1935年2月写下的《忆秦娥·娄山关》中的一句,其中“从头越”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南昌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 B.进军井冈山,“农村包围城市” |
C.遵义会议,红军获得新生 | D.长征胜利,红军开赴抗日前线 |
有历史学家在探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某一政治现象时指出:“从城市向农村的退却又是一种历史的进军。”“进军”的主要任务是( )
A.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 B.保存中国革命有生力量 |
C.开辟民主革命的新道路 | D.以退让求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