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问题。(共7分)
【选段一】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段二】
卖者笑曰:“吾业是有年矣,吾赖是以食吾躯。吾售之,人取之,未闻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世之为欺者不寡矣,而独我也乎?吾子未之思也!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吴之略耶?峨大冠、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业耶?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斁而不知理,坐縻廪粟而不知耻。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醴而饫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填空。
(1)古代虚词中,“以”是个多义词。【选段一】中“以衾拥覆”的“以”为“用”的意思;“以中有足乐者”的“以”和《小石潭记》中的“以其境过清”的“以”都是“因为”的意思;【选段二】中“而以察吾柑”的“以”则和《岳阳楼记》中的“属予作文以记之”的“以”意思一致,为:________________。
(2)现代汉语中,“是”多为动词,表示判断。【选段二】“吾赖是以食吾躯”一句中“是”与《湖心亭看雪》中“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中的“是”的意思相同,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2)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
对于富贵,【选段一】借“余”的叙述“ (1)”表达了作者的看法;对追求富贵者,【选段二】则借卖柑者之口斥之为“ (2) ”:前者谦谦,颇具温厚长者之风,而后者明显见出为文者的 (3) 之心。(前两空填原文中的语句)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公文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沈怀清勘案

【清】徐承烈

绍兴沈怀清先生,名嘉征,由巡检 仕至臬司 。居官廉干和平,故自下僚 洊历大位。

公任江西浮梁令时,曾暂署某县篆。适城中常被盗,公履任后严缉之。凡城门出入者,皆盘诘焉,而绝无影响。一日大雪崩腾,署后有三层楼最高,可俯瞰山川城市。公治酒邀友至上层赏之。见城中万屋比栉,皆被雪漫,惟一家平屋数间,无片雪凝积,而微见烟起。公异之,使人踪迹其处,则邑中巨室也。主人远宦北方,携眷以往,楼屋厅堂悉皆封闭,而留一仆居门首守之。公疑其为盗薮,集兵役围其前后,入而搜之。至无雪之屋,果群盗潜伏焉。盖伙盗甚众,恐突烟起而动人疑,因就地作数灶,以供饮煮, 屋低人众兼之火气上冲是以雪不积聚遂群获之 。搜出脏物无算。有跳屋而逃者,悉为邻佑所禽。公讯之,则盗贿其家守门之仆,借屋以为巢穴,食物皆托其代购。群盗日惟高卧,夜则出劫,邑中富饶之家,无得免者,已数月矣。因公履任后,查缉严甚,不敢出城,而人初不料其窟于此处也,遂悉置之法。

〔选自《听雨轩笔记》)

【注释】①巡检:县级负责社会治安的官员,正九品。②臬司:主管一省司法的官员,正三品。③下僚:职位低微的官吏。

(1)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

文言词句

方法

解释

①万屋

参考成语法;比翼双飞

   

②因 地作数灶

查阅词典法:①接近,暴近、趋向;②完成,达到;③即使。

   (填序号)

③果群盗潜伏

课内迁移法: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十二章》)

   

④悉为邻佑所

语境推测法;联系上下文推断

   

(2)请问"/"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屋低人众兼之火气上冲是以雪不积聚遂群获之

(3)用现代词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公异之,使人踪迹其处,则邑中巨室也。

(4)沈怀清"由巡检仕至臬司",在仕途上能这样快速升迁是偶然的吗?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今年是徐渭诞辰500周年,相关部门打算修葺徐渭故居青藤书屋,设计组在拟订植物造景方案时搜索到下文。阅读文章,完成问题。

长物志卷二 花木

[明]文震亨

弄花一岁,看花十日。 故帏箔 映蔽,铃索护持 ,非徒富贵客也 。第繁花杂木,宜以亩计。乃若庭除槛畔,必以虬枝古干,异种奇名,枝叶扶疏,位置疏密。或水边石际,横偃斜拔;或一望成林;或孤枝独秀。草木不可繁杂,随处植之,取其四时不断,皆入图画。又如桃、李,不可植于庭除,似宜远望;红梅、绛桃,俱借以点缀林中,不宜多植。梅生山中,有苔藓者移置药栏,最古。杏花差不耐久,开时多值风雨,仅可作片时玩。腊梅,冬月最不可少。他如豆棚、菜圃,山家风味,固自不恶。 然必辟隙地数顷别为一区若于庭除种植便非韵事 。更有石磉 木柱,架缚精整者,愈入恶道。至于艺兰栽菊,古各有方。时取以课园丁,考职事,亦幽人之务也。志《花木第二》。

【注释】

①文震亨:文征明曾孙。文家对花木造园等颇有研究,文征明有两方印章一刻"辛夷馆"一刻"玉兰堂"。

②箔:帘子。

③铃索护持: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有记;天宝初,宁王日侍,好声乐,风流蕴藉,诸王弗如也。至春时,于后园中,纫红丝为绳,密级金铃,系于花梢之上。每有鸟鹊翔集,则令园史掣铃索以惊之,盖惜花之故也。诸宫皆效之。

④磉:柱下的石墩。

(1)根据词句的结构和语境推敲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①位置    

②水 石际    

兰栽菊    

园丁,考职事    

(2)用"/"给文中画横线处断句。

然必辟隙地数顷别为一区若于庭除种植便非韵事。

(3)结合注释,推测文中画波浪线句作者的未尽之意,补写于横线上。

故帏箔映蔽,铃索护持,非徒富贵容也,亦是    

(4)关于花木种植,此文有哪些方面的经验可供设计组学习?仿照示例归纳。

种植的数量、          

(5)青藤书屋如果遵循文震亨的审美观修葺,会出现类似《暮春归故山草堂》一诗中的花木景观吗?请结合诗、文相关词句简要分析。

暮春归故山草堂

[唐]钱起

谷口 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注】①谷口:故山草堂之所在。

[甲]

记承天寺夜游

[宋]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

西湖念语

[宋]欧阳修

昔者王子猷之爱竹,造门不问于主人。陶渊明之卧舆,遇酒便留于道士。况西湖之胜概,擅东颍之佳名。虽美景良辰,固多于高会 。而清风明月,幸属于闲人。并游或结于良朋,乘兴有时而独往。鸣蛙暂听安问属官而属私曲水临流自可一觞而一咏。至欢然而会意,亦傍 若于无人。乃知偶来常胜于特来,前言可信。所有虽非于己有,其得已多。因翻旧阕之辞,写以新声之调。敢陈薄伎,聊佐清欢。

[注释]①此文写于欧阳修辞官退休流连颍州西湖山水之时。②高会:盛大的宴会。③傍,同"旁"。

(1)下面是"胜"字的文言词义积累卡。请你结合所学,推测词义演进脉络,填写义项。

1629078320(1).png

(2)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鸣 蛙 暂 听 安 问 属 官 而 属 私 曲 水 临 流 自 可 一 觞 而 一 咏。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②虽美景良辰,固多于高会。而清风明月,幸属于闲人。

(4)[甲][乙]两文中的"闲人"有多重内涵。请结合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学校文学社将举办"竹文化探秘"文学沙龙。苏老师提供了阅读文本,同学们提出了相关问题,请你参与讨论。

(一)

墨君堂记

(宋)苏轼

见人相与号呼者,贵之则曰公,贤之则曰君,自其下则尔、汝之。虽公卿之贵,天下貌畏而心不服,则进而君、公,退而尔、汝者多矣。独王子猷谓竹君,天下从而君之无异辞。今与可 又能以墨象君之形容,作堂以居君,而属余为文,以领君德,则与可之于君,信厚矣。

与可之为人也,端静而文,明哲而忠,士之修洁博习,朝少磨治洗谁,以求交于与可者,非一人也,而独厚君如此。君又疏简抗劲,无声色臭味,可以娱悦人之耳目鼻口,则与可之厚君也,其必有以贤君矣,世之能寒燠 人者,其气焰亦来至若雪霜风雨之切于肌肤也,而士鲜不以为欣戚 丧其所守。自植物而言之,四时之变亦大矣,而君独不顾。虽微与可,天下其孰不贤之?然与可独能得君之深,而知君之所以贤。雍容谈笑,挥洒奋述而尽君之德。雅壮祜老之容,被折偃仰 之势。风雪凌厉以观其操,崖石荦确 以致其节。得志,遂茂而不骄:不得志,瘁瘠而不辱。群居不倚,独立不惧。与可之于君,可谓得其情以尽其性矣。虽不足以知君,愿从与可求君之昆弟子孙族属朋友之象,而藏于吾室,以为君之别馆云。

(选自《苏轼文集》)

(二)

墨君堂

(宋)文同

嗜竹种复画,浑如王掾 居。

高堂倚空岩,素壁交扶疏。

山影覆秋静,月色澄夜虚

萧爽只自适,谁能爱吾庐?

(选自《中华竹韵》)

[注释]①与可:文同,字与可,宋代画家、诗人。称竹为"君"始于王子猷,称墨竹为"墨君"则是文同的首创。文同是苏轼的表兄,苏轼的墨竹师从文同,两人情高谊雅,有不少酬和的诗文。②寒燠(yù):寒冷与温暖。③欣戚:欣喜和悲伤。④偃仰;俯伏仰起。⑤荦(luò)确:怪石嶙峋的样子。⑥王掾:即王徽之,字子猷,东晋名士、书法家。曾借别人的住宅居住,令种竹子,说"何可一日无此君"。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释义相同的一项是   

A.天下从而君之无异

爷娘去

B. 厚矣

与朋友交而不

C.虽 与可,天下其孰不贤之

斯人,吾谁与归

D.余虽不 以知君

为外人道也

(2)文同为什么对竹情有独钟?联系上下文,结合下面句子中"独"的含义予以回答。

①而独厚君如此。

②而君独不顾。

③然与可独能得君之深,而知君之所以贤。

(3)《墨君堂记》全文对竹以"君"相称,作者仅仅是在写竹吗?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4)《墨君堂》一诗尾联有深意。"萧爽"一语双关,既写环境特点,又写作者心境,那么"谁能爱吾庐"是在向谁发问?请结合诗文,谈谈你的理解。

(5)毕业在即,文学社准备给如图的《墨竹图》加上题跋,印在毕业纪念册的扉页上,以示赠勉。你选下面哪个句话作为题跋?请简述理由。

A.风雪凌厉以观其操,崖石荦确以致其节

B.得志,遂茂而不骄;不得志,瘁瘠而不辱。

C.群居不倚,独立不惧。

(一)阅读《出师表》(节选),完成13-16题。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13.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三 臣于草庐之中 日侍坐备 奋不顾身

B.遂 先帝以驱驰 潭中鱼可百 以身

C.庶 驽钝 再而衰,三而 尽全力

D.至于斟酌损 香远 求精

14.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15.选文第一段诸葛亮追述自己二十一年来的经历有什么用意?请简要概括两点。

16. 诸葛亮作为蜀汉丞相可谓尽职尽责,下面链接材料中的苏轼作为杭州知州,是否做到了尽职尽责?请结合他的所作所为简要分析。

【链接材料】

(苏轼)拜龙图阁学士、知杭州。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 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 ,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 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注释】①路:行政区划名。②度僧牒:批准出家为僧的文书。③(zhān):稠粥。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