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过氧化钠( N a 2 O 2 )可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实验室有一瓶放置较长时间的过氧化钠样品,某研究小组对其成分和性质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1.过氧化钠能与空气中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
2 N a 2 O 2 + 2 H 2 O = 4 N a O H + O 2 ↑, 2 N a 2 O 2 + 2 C O 2 = 2 N a 2 C O 3 + O 2
【提出问题]1.过氧化钠是否变质?
【猜想与假设】
假设1:过氧化钠未变质;

假设2:过氧化钠部分变质;

假设3:过氧化钠全部变质.
【实验探究】

序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部分固体于试管中,加人足量的水,在试管口播人带火星的木条;  
固体完全溶解,木条复然
假设不成立
取少量①中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
,振荡.
有气泡生成
假设2成立

【提出新问题】部分变质的过氧化钠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
【实验探究】取少量①中溶液于试管中,加人足量的氯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静置,向上层 清液中滴加2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
【定性分析】
(1)由实验③可以确定①中溶液含有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2)小明认为,由上述实验无法确定原固体样品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理由是
【定量研究】称取6.04 g 的过氧化钠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共收集到气体0.64 g ,再向上述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充分反应后,经过沉淀、过滤、干燥等,得到固体2.00 g
写出加入澄清石灰水的反应方程式6.04 g 上述样品中,含氢氧化钠的质量
【反思与提高】过氧化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最终会变质为(填化学式)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探究氧气的性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0株洲30).(7分)化学老师谢××交给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一个任务:测定实验室里一瓶久置的NaOH固体是否变质。该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猜想I:没变质,全部是NaOH;猜想II:部分变质,既含有NaOH{又
含有Na2CO3:猜想Ⅲ:完全变质,全部是Na2CO3
【查阅资料】①已知反应:BaCl2+Na2CO3=2NaCl+BaCO3
②部分盐溶液在常温下的pH如下:

盐溶液
NaCI
Na2CO3
BaCl2
pH
等于7
大于7
等于7


【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共同完成,并回答所给问题。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称取上述氢氧化钠固体样品8.0g溶于50ml,水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至过量,充分反应后,静置。
产生白色沉淀
说明久置固体中,一定含有
(1 )(填化学式)。
②用玻璃棒蘸取少量①中充分反应后的上层清液滴在一小块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测出pH
pH=11
说明久置固体中,还一定含有 (2)(填化学式)。


上述步骤①中,所用称量仪器的名称是(3),滴加过量BaCl2溶液的目的是(4)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说明上述猜想中(5)是正确的。
【拓展】该小组同学为测定出该NaOH固体的变质程度,继续将上述白色沉淀过滤、洗净、
干燥,称得其质量为2.0g,则原试剂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 (6)(假定试剂中无其它杂质)。
【反思】久置的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7)(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0泰安2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中发现:不仅碱溶液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Na2CO3溶液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碱溶液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是因为碱在水中解离出了OH,那么Na2CO3溶液中究竟是那种粒子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呢?他们设计了如图三个实验,请你和他们一起探究并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Ⅰ是为了
(2)实验Ⅱ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小组内有同学认为实验Ⅱ没有必要做,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
(3)实验Ⅲ滴入K2CO3溶液,振荡,酚酞试液变红,向变红后的溶液中再逐滴滴入过量的CuCl2溶液,红色逐渐消失,同时还观察到生成。由实验Ⅰ、Ⅱ、Ⅲ得出结论:CO32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
(4)小组同学在与老师交流上述结论时,老师说“其实Na2CO3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也是由于溶液中存在OH”。你认为Na2CO3溶液中存在OH的原因是

【10新疆19】.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分成甲、乙两组对溶液的鉴别进行探究,请你分析并填空。
【实验目的】Na2CO3溶液、NaOH溶液、Ca(OH)2溶液、稀盐酸四种溶液的鉴别。
【实验药品】未贴标签的四瓶溶液[Na2CO3溶液、NaOH溶液、Ca(OH)2溶液、稀盐酸]和紫色石蕊试剂。
【实验仪器】试管、胶头滴管等。
【设计并实验】甲组同学利用紫色石蕊试剂鉴别四种溶液:

实验操作和步骤
实验现象与结论
(1)用4支试管,各取少量四种溶液,分别滴加紫色石蕊试剂;
一支试管中溶液由无色变红色,则原溶液是溶液。
(2)另用3支试管,各取少量未确定的三种溶液,分别滴加步骤(1)检验出的溶液。
一支试管中溶液有气泡放出,则原溶液是溶液
(3)另用2支试管,

一支试管溶液中有白色沉淀析出,则原溶液是溶液,另一支试管溶液中无现象,则原溶液是溶液。


乙组同学经讨论认为,不用紫色石蕊试剂也能鉴别出四种溶液。种自分别做了如下实验:

同学
实验操作
实现现象
结论
小红
用3支试管,各取少量三种溶液,分别滴加另一种溶液。
一支试管溶液中有气泡放出,其余两支试管溶液中无现象。
所滴加的溶液是稀盐酸。
小勇
一支试管溶液中有白色沉淀析出,其余两支试管溶液中无现象。
所滴加的溶液是Na2CO3溶液。
小新
三支试管溶液中都无现象。
所滴加的溶液是NaOH溶液


乙组三位同学经过交流后发现本组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所滴加的溶液应是溶液,由此鉴别出了四种溶液。
【反应与体会】①物质的鉴别有多种方法;②鉴别物质的关键是利用物质的特征性质等

【10乌鲁木齐市17】.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是增加、减小还是不变呢?甲、乙、丙三位同学按下面的步骤进行探究:
(1)提出假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不变。
(2)设计并进行实验,甲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图A所示,乙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图B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写出A、B两个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丙进行了图C所示的实验,在一根用细铜丝吊着的长玻璃棒两端,分别绕上粗铜丝,并使玻璃保持水平。然后,用酒精灯给a端铜丝加热数分钟。停止加热后冷却,他观察到的现象是
(3)实验结论:
甲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
乙、丙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不相等。
(4)你认为的结论正确,请从原子的角度分析,结论正确的理由是:
(5)导致其他实验结论错误的原因是。因此,如果的反应,则一定要设计反应在密闭装置中进行。

【10湖北十堰21】.小丹同学在学习酸的性质时,从同一卷镁带中剪取长度相等的两根镁带,分别与室温下H浓度相同的稀盐酸、稀硫酸反应。观察发现:镁带在稀盐中放出气泡的速率明显快鱼在稀硫酸中防除气泡的速率。
[查阅资料]
1.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映,基本质是金属单质与H反映。
2.生成H2速率主要取决与:①金属表面积 ②溶液中H浓度 ③温度等条件
3.H的浓度与1L溶液中H的数目成正比。
4.溶液中除H外的其它离子可能会影响反映速率。
[提出问题]
①小丹同学在进行上述实验时,控制了镁带与酸反映的哪几个条件?(答出两条)
②上述反映中C1、SO如果反映速度?
[猜想假设]
I.Cl促进了镁与酸的反映,SO对反映无影响。
II.SO抑制了镁与酸的反映,C1对反映无影响。
III.
请回答问题①,完成猜想3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猜想,小丹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
编号
铝片
长度
H浓度
相同的酸
反应片刻后
添加少量试剂
产生气泡
的速率
结论
A
2cm
5mL盐酸
Na2SO4固体
无明显变化
(结论A)
B
2cm
5mL硫酸
(试剂B)
明显加快
Cl对反应有促进作用


试剂B是(化学式)固体。
[结论]结论A为
[反思]将试剂B改用HC1气体,不能达到探究目的,其原因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