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在某种植物中找到了抗枯萎的基因,并以质粒为运载体,采用转基因方法培育出了抗枯萎病的金茶花新品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抗枯萎病的金茶花与原金茶花之间形成了生殖隔离 |
B.将抗枯萎基因连接到质粒上,用到的工具酶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
C.为了保证金茶花植株抗枯萎病,只能以受精卵作为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 |
D.通过该方法获得的抗病金茶花,将来产生的配子不一定含抗病基因 |
在一双链DNA中,G+C占全部碱基的54%,其中a链中A占22%,C占28%,那么与a链对应的互补链b链中A占该链碱基总数的比例,以及以a链为模板转录出的RNA中嘧啶占该RNA碱基总数的比例依次是
A.22%,48% | B.24%,48% | C.22%,52% | D.24%,52% |
科学家从牛的胰脏中分离出一种由76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Ub),通过研究发现Ub在细胞自我监测和去除某些“不适用蛋白”(即靶蛋白)的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果某个蛋白质分子被贴上了Ub这个“标签”,就会被运送到细胞内的蛋白酶处被水解掉,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根据Ub这条肽链的氨基酸序列,可确定编码该肽链的Ub基因的完整的碱基序列 |
B.AMP可作为DNA的基本单位之一 |
C.上述过程得到的氨基酸中可能会含有必需氨基酸 |
D.去除“不适用蛋白”所需的ATP全部由线粒体提供 |
下列有关真核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衰老细胞内染色质的收缩会影响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
B.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表达会导致正常细胞发生癌变 |
C.主动运输使被转运离子的浓度在细胞膜两侧趋于平衡 |
D.内质网是细胞内进行蛋白质加工和能量转换的主要场所 |
下列有关生物科学史中相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
B.分别用不同颜色荧光染料标记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再将这两种细胞融合,证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
C.卡尔文用14C标记的CO2探明了CO2中的C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
D.用35S和32P标记同一噬菌体,可证明进入大肠杆菌体内的是噬菌体的DNA |
图示细胞内某些重要物质的合成过程,该过程发生在( )
A.原核细胞内,转录还未结束便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 |
B.原核细胞内,转录促使mRNA在核糖体上移动以便合成肽链 |
C.真核细胞内,一个mRNA分子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 |
D.真核细胞内,转录的同时核糖体进入细胞核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