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送职方郎中王君赴任序              金 实
守令之誉,出于私爱狎昵者[1],固不足信;见于贤士大夫之称许,宜若可信矣,然君子好扬人之善而讳称人之恶,故犹有不足征者。然则如之何而可?亦惟闾阎之细民,田野之鄙夫,穷乡蔀[2]屋之妇人小子,心不留毁誉,言不知触讳,感悦而归之,斯可信矣。此古之观风者所以采民谣而识循吏,知教化,用是道也。
余友王韦庵,永乐中为深泽令,在县且二十余年,示民以教化,字之如子,民实爱戴之如父母。尝坐擅发官廪赈民,逮于理,得输役以赎。民驱牛车二百辆代之役,弥月而竟,迎令还治,歌舞填道。又尝疾遘几危,民徬徨奔走,以香燃膊祷于神,谒医救疗之,无不至。疾间[3],则刲羊豕[4],巷歌醉饱以自庆。其得民若此类者不可殚纪[5]。去县之日,民摭[6]其善政为歌谣,言虽不能成章而意以独至。后为东朝官,营居室于长安西门,其民有不远数百里,操畚锸[7]负砖瓦来趋其事者数十人,不浃[8]旬而成。此余所目见者也。
及出为松江同知,首奏免逋租数十万,理冤狱,活无辜民以千数,劬[9]力于民隐,如居深泽时。细民悦而归人,亦如深泽之民。每由公事至旁郡,求直者累累然相属于道,至拥其舟不得行。余适与君邂逅于檇[10]李,又尝目见之。若是以观,君之所为,其得誉于人,非惟不出于私爱狎昵者之中,而见称于贤士大夫之文章,亦非过情矣。直不知视古之循良又何如邪?
内艰[11]服除,来朝京师。大司马王公素知其贤,言于上,以为职方郎中。我国家太平六七十年,内外军政虽有成法,然历年既久,消长不齐,中间牵合填补,宁无蔽欺纷纠之弊?皇上所以究心于此,分遣大臣巡行四方清理之,正欲辨别其是非真伪,以为取舍,庶使军之部伍有稽,而民之版图不乱,其法甚良而密,而职方实莅其事。三二年间,枉抑赴诉者听理于司马门,经时历岁,有不得命而不免于饥冻死亡者矣。今大司马既委君以此任,君当为知己者用,则将忘己之利害,以别白其是非,使枉者直,抑者伸,无告者依依有所赖,亦如深泽、松江之民,则君之才之德,为大臣之所荐闻,为天子之所举用,可无负矣,岂不毅然大丈夫哉!慎毋致人曰:“功名不及于居守令时。”则甚不可也。
太学生陈[王献]君之姻友也以郡人之意来征言余辱与君有撩寀之好故因[王献]之请而致忠告焉。君名源,字启泽,漳之龙岩人。登甲申进士第,博学善属,韦庵其别号云。
(1)狎昵:亲昵。(2)蔀(bǒu)屋:用草席盖顶的房屋。指穷人所住的房屋。(3)疾间:疾病痊愈。(4)刲(kuī):宰杀。(5)殚纪:尽记。(6)摭(zhí):拾取,收集。(7)锸(chā):铁锹。(8)浃(jiā):满。(9)劬(qú):勤劳。民隐:人民的痛苦。(10)檇(zuì)李:古地名,在今浙江嘉兴市西南。(11)内艰:指母丧。服除:服丧期满后除去丧服。(12)僚寀(cài):同僚。
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之如子字:养育
B.使军之部伍有稽庶:希望
C.不浃而成旬:十五天
D.博学善文属:连缀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见贤士大夫之称许州司临门,急星火
B.在县二十余年臣死不避,卮酒安足辞
C.细民悦归之泉涓涓始流
D.君之才德大臣之所荐闻请以赵十五城秦王寿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太学生陈[王献]/君之姻友/也以郡人之意来征言/余辱与君有撩寀之好/故因[王献]之请而致忠告焉。
B.太学生陈[王献]/君之姻友也/以郡人之意来征言/余辱与君有撩寀之好/故因[王献]之请而致忠告焉。
C.太学生陈[王献]/君之姻友也/以郡人之意来征/言余辱与君有撩寀之好故/因[王献]之请而致忠告焉。
D.太学生陈[王献]君/之姻友也/以郡人之意/来征言余/辱与君有撩寀之好/故因[王献]之请而致忠告焉。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尝坐擅发官廪赈民,逮于理,得输役以赎。
(2)及出为松江同知,首奏免逋租数十万,理冤狱,活无辜民以千数。
(3) 大司马王公素知其贤,言于上,以为职方郎中。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 每小题3分)
彭越者,昌邑人也,字仲。常渔钜野泽中,为群盗。陈胜、项梁之起,少年或谓越曰:“诸豪杰相立畔秦,仲可以来,亦效之。”彭越曰:“两龙方斗,且待之。”
居岁余,泽间少年相聚百余人,往从彭越,曰:“请仲为长。”越谢曰:“臣不愿与诸君。”少年强请,乃许。与期旦日日出会,后期者斩。旦日日出,十余人后,后者至日中。于是越谢曰:“臣老,诸君强以为长。今期而多后,不可尽诛,诛最后者一人。”令校长斩之。皆笑曰:“何至是?请后不敢。”于是越乃引一人斩之,设坛祭,乃令徒属。徒属皆大惊,畏越,莫敢仰视。
汉王追楚,为项籍所败固陵。乃谓留侯曰:“诸侯兵不从,为之奈何?”留侯曰:“与此两国约:即胜楚,睢阳以北至谷城,皆以王彭相国;从陈以东傅海,与齐王信。君王能出捐此地许二人,二人今可致;即不能,事未可知也。”于是汉王乃发使使彭越,如留侯策。使者至,彭越乃悉引兵会垓下,遂破楚。项籍已死。春,立彭越为梁王,
十年秋,陈豨反代地,高帝自往击,至邯郸,征兵梁王。梁王称病,使将将兵诣邯郸。高帝怒,使人让梁王。梁王恐,欲自往谢。其将扈辄曰:“王始不往,见让而往,往则为禽矣。不如遂发兵反。”梁王不听,称病。梁王怒其太仆,欲斩之。太仆亡走汉,告梁王与扈辄谋反。于是上使使掩梁王,梁王不觉,捕梁王,囚之雒阳。有司治反形已具,请论如法。上赦以为庶人,传处蜀青衣。西至郑,逢吕后从长安来,欲之洛阳,道见彭王。彭王为吕后泣涕,自言无罪,愿处故昌邑。吕后许诺,与俱东至洛阳。吕后白上曰:彭王壮士,今徙之蜀,此自遣患,不如遂诛之,妾谨与俱来。”于是吕后乃令其舍人告彭越复谋反。廷尉王恬开奏请族之。上乃可,遂夷越宗族,国除。
(选自《史记·彭越列传》,有删节)
注:彭越此时被封为梁王。
对下列句子中加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期旦日日出会期:约定
B.于是越乃引一人斩之引:拉出
C.使人让梁王让:知会
D.于是上使使掩梁王掩:突袭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直接表现彭越见识与才能的一组是()
①两龙方斗,且待之
②往从彭越,曰:“请仲为长。”
③越乃引一人斩之,设坛祭,乃令徒属
④彭越乃悉引兵垓下,遂破楚
⑤梁王称病,使将将兵诣邯郸
⑥彭王壮士,今徒之蜀,此自遣患

A.②④⑥ B.③⑤⑥ C.①②⑤ D.①③④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彭越曾经做过强盗,秦末时社会动乱,豪杰并起,彭越没有急于起事,而是耐着性子,择时而动。
B.彭越虽然归附了刘邦,但显然也有自己的打算,并不打算完全听命于刘邦,所以刘邦才采用了留侯张良的计谋,以利诱之,彭越才助刘邦消灭了项羽。
C.少年推举彭越为首领,彭越为了立威,在第二天集会时找借口杀掉一个不服从自己的人,一下子就震住了大家
D.彭越被贬蜀州,路上遇到吕后,本想求吕后替自己求情,却没有想到吕后反而劝刘邦彻底消灭彭越,以绝后患。这显示了政治斗争的残酷性。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泽间少年相聚百余人,往从彭越,曰:“请仲为长。”越谢曰:“臣不愿与诸君。”
(2)君王能出捐此地许二人,二人今可致;即不能,事未可知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 每小题3分)
卢钧,字子和,范阳人。元和四年进士擢第。又书判拨萃,调补校书郎,累佐诸侯府。大和五年,迁左补阙。与同职理宋申锡之枉,由是知名。
开成元年冬,代李从易为广州刺史、御史大夫、岭南节度使。南海有蛮舶之利,珍货辐凑。旧帅作法兴利以致富,凡为南海者,靡不捆载而还。钧性仁恕,为政廉洁,请监军领市舶使,己一不干预。自贞元已来,衣冠得罪流放岭表者,因而物故,子孙贫悴,虽遇赦不能自还。凡在封境者,钧减俸钱为营槥椟,其家疾病死丧,则为之医药殡殓;孤儿稚女,为之婚嫁,凡数百家。由是山越之俗,服其德义,令不严而人化。三年将代,华蛮数千人诣阙请立生祠,铭功颂德。先是,土人与蛮獠杂居,婚娶相通。吏或挠之,相诱为乱。钧至立法,俾华蛮异处、婚娶不通、蛮人不得立田宅,由是徼外肃清,而不相犯。
会昌初,迁襄州刺史。四年,诛刘稹,以钧检校兵部尚书、兼潞州大都督府长史。是冬,诏钧出潞军五千戍代北。钧升城门饯送,其家设幄观之。潞卒素骄,因与家人诀别,乘醉倒戈攻城门。监军以州兵拒之,至晚抚劳方定。
诏钧入朝拜户部侍郎,迁户部尚书。大中初,检校尚书右仆射、御史大夫,就加检校司空。六年,复检校司空、河东节度使。九年,诏曰:“河东军节度使卢钧,长才博达,敏识宏深。由岭表而至太原,五换节钺。仁声载路,公论弥高。宜升揆路,以表群僚。可尚书左仆射。”钧践历中外,事功益茂。后辈子弟,多至台司。至是急征,谓当辅弼,虽居端揆,心殊失望,常移病不视事,与亲旧游城南别墅,或累日一归。宰臣令狐山曾恶之,乃罢仆射,仍加检校司空。物议以钧长者,罪山曾弄权。山曾惧,十一年九月,以钧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兴元尹,充山南西道节度使。入为太子太师,卒。
(选自《旧唐书·卢钧传》,有删节)
注:①槥椟:小棺材。②揆路:宰相之位。③端揆:指尚书左仆射。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凡为南海者,靡不捆载而还靡:没有
B.自贞元已来,衣冠得罪流放岭表者表:南面
C.俾华蛮异处、婚娶不通俾:佣人
D.物议以钧长者,罪山曾弄权罪:谴责

以下句子中,直接表明卢钧“性仁恕”或“为政廉洁”的一组是
①与同职理宋申锡之枉②作法兴利以致富
③其家疾病死丧,则为之医药殡殓 ④华蛮数千人诣阙请立生祠
⑤请监军领市舶使,己一不干预⑥升城门饯送,其家设幄观之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③⑤⑥ D.④⑤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卢钧进士及第后又应试“书判拨萃”科,先历任补校书郎、诸侯幕府僚佐、左补阙等,后因与同事申诉宋申锡的冤枉而出名。
B.卢钧担任过几个道的节度使,在任岭南节度使期间政绩尤为突出,他为政廉洁,关心民众,受到了当地汉人和蛮族的拥戴。
C.卢钧满怀希望应诏入朝,结果被授为尚书左仆射,很是灰心,后受宰相令狐山曾排挤,又出任山南西道节度使。
D.卢钧年长才高、博闻练达,见识聪敏,深得皇帝的赏识并重用为宰相,加之他为人仁慈,为政廉洁,当时被视为长者。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由是山越之俗,服其德义,令不严而人化。
(2)仁声载路,公论弥高。宜升揆路,以表群僚。

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
欧阳修
庆历四年秋,予友宛陵梅圣俞来自吴兴,出其哭内之诗而悲曰:“吾妻谢氏亡矣。”丐我以铭而葬焉。予未暇作。
居一岁中,书七八至,未尝不以谢氏铭为言,且曰:“吾妻故太子宾客讳涛之女、希深之妹也。希深父子为时闻人,而世显荣。谢氏生于盛族,年二十以归吾,凡十七年而卒。卒之夕,敛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然谢氏怡然处之。治其家,有常法,其饮食器皿,虽不及丰侈,而必精以旨;其衣无故新,而浣濯缝纫必洁以完;所至官舍虽卑陋,而庭宇洒扫必肃以严;其平居语言容止,必怡以和。吾穷于世久矣,其出而幸与贤士大夫游而乐,入则见吾妻之怡怡而忘其忧。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吾尝与士大夫语,谢氏多从户屏窃听之,间则尽能商榷其人才能贤否,及时事之得失,皆有条理。吾官吴兴,或自外醉而归,必问曰:‘今日孰与饮而乐乎?’闻其贤者也则悦;否,则叹曰:‘君所交皆一时贤隽,今与是人饮而欢耶?’是岁南方旱,仰见飞蝗而叹曰:‘今西兵未解,天下重困,盗贼暴起于江淮,而天旱且蝗如此。我为妇人,死而得君葬我,幸矣!’其所以能安居贫而不困者,其性识明而知道理多类此。呜呼!其生也迫吾之贫,而殁也又无以厚焉,谓惟文字可以著其不朽。且其平生尤知文章为可贵;殁而得此,庶几以慰其魂,且塞予悲。此吾所以请铭于子之勤也。”若此,予忍不铭?
(选自《欧阳修全集》,有删节)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二十以归吾归:出嫁
B.其平居语言容止容止:形貌
C.谓唯文字可以著其不朽著:彰显
D.庶几以慰其魂庶几:希望

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梅圣俞夫妇情深的一组是
①出其哭内之诗而悲②其衣无故新,而浣濯缝纫必洁以完
③入则见吾妻之怡怡而忘其忧④闻其贤者也则悦
⑤我为妇人,死而得君葬我,幸矣⑥且其平生尤知文章为可贵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梅圣俞在妻子去世以后,请求好友欧阳修为她写墓志铭,后来在给欧阳修的多封信中,又一再提及此事。
B.谢氏出身名门望族,但安贫乐道,治家有方,并且十分关心丈夫与士大夫的交往,是名副其实的贤内助。
C.西兵进攻江淮地区,随后又相继发生旱灾、蝗灾,谢氏仰天长叹,忧心忡忡,可见她关注百姓疾苦。
D.谢氏秉性明慧,懂得事理,时不时和梅圣俞探讨来访者才能高下,以及世事得失,都能讲得头头是道。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敛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
(2)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
(3)君所交皆一时贤隽,今与是人饮而欢耶?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 每小题3分)
李膺字元礼,颍川襄城人也。膺性简亢,无所交接,唯以同郡荀淑、陈寔为师友。初举孝廉,为司徒胡广所辟,举高第,再迁青州刺史。守令畏威明,多望风弃官。转护乌桓校尉。鲜卑数犯塞,膺常蒙矢石,每破走之,虏甚惮。以公事免官,还居纶氏,教授常千人。南阳樊陵求为门徒,膺谢不受,陵后以阿附宦官,致位太尉,为节者所羞。荀爽尝就谒膺,因为其御,既还,喜曰:“今日乃得御李君矣。”其见慕如此。永寿二年,鲜插寇云中,桓帝闻膺能,乃复征为度辽将军。自膺到边,皆望风惧服,先所掠男女悉送还塞下。自是之后,声振远域。
廷熹二年征,再迁河南尹。时宛陵大姓羊元群罢北海郡,藏罪狼籍,郡舍溷轩有奇巧,乃载之以归。膺表欲按其罪,元群行赂宦竖,膺反坐输作左校。再迁,复拜司隶校尉。时张让弟朔为野王令,贪残无道,至乃杀孕妇,闻膺厉威严,惧罪逃还京师,因匿兄让第舍,藏于合柱中。膺知其状,率将吏破柱取朔,付洛阳狱。受辞毕,即杀之。自此诸黄门常侍皆鞠躬屏气,休沐不敢复出宫省。帝怪问其故,并叩头泣曰:“畏李校尉。”
顷之,帝崩。陈蕃为太傅,与大将军窦武共秉朝政,连谋诛诸宦官,被引用天下名士,乃以膺为长乐少府。及陈、窦之败,鹰等复发。
后张俭事起,收捕钩党,乡人谓膺曰:“可去矣。”对曰:“事不辞难,罪不逃刑,臣之节也。吾年已六十,死生有命,去将安之?”乃诣诏狱。考死,妻子徙边,门生、故吏及其父兄,并被禁锢。
时侍御史蜀郡景毅子顾为膺门徒,而未有录牒,故不及于谴。毅乃慨然曰:“本谓膺贤,遣子师之,岂可以漏夺名籍,苟安而已!”遂自表免归,时人义之。
[注]①输作左校,东汉政府对犯罪官员的惩罚,服劳役刑。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所交接接:接待 B.每破走之破:打败
C.膺表欲按其罪按:查办 D.考死,妻子徙边考:父亲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李膺有威慑力的一组是()
①无所交接,唯以同郡荀淑、陈实为师友
②鲜卑数犯塞,膺常蒙矢石,每破走之,虏甚惮慑
③南阳樊陵求为门徒,膺谢不受
④自膺到边,皆望风惧服
⑤自此诸黄门常侍皆鞠躬屏气,休沐不敢复出宫省
⑥遂自表免归,时人义之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②④⑤ D.③⑤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膺为官威严清明,所以升迁为青州刺史后.当地郡守县令听说消息,多弃官不做。
B.李膺担任护乌桓校尉,在对敌作战之时英勇善战,每每使敌人败退,敌人非常伯他。
C.李膺为官清廉,做度辽将军时在与鲜卑大战之后,将所掳掠的人口全都送还塞下。
D.张俭事发之后,李膺敢于担当,没有像乡人劝说的那样逃走,而是主动前往诏狱。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荀爽尝就谒膺,因为其御,既还,喜曰:“今日乃得御李君矣。”
译文:
②毅乃慨然舀:“本谓膺赘,遣子师之,岂可以漏夺名籍,苟安而已!”
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 每小题3分)
桓彦范,字士则,润州丹阳人。少以门荫调右翊卫,迁司卫主簿,寻擢监察御史,累迁中丞。
张昌宗引妖人迎占,计不轨。彦范谏曰:“昌宗谬横恩,苞祸心,亿测天命,皇神降怒,自擿其咎。逆而不诛,社稷惧亡。请付三司考治。”不纳。 
张柬之将诛易之等,引与定策。于是,以彦范、敬晖为左、右羽林将军,属以禁兵。神龙元年正月,彦范、晖率羽林兵与将军李湛等千骑五百人讨贼。令湛就东宫迎中宗至玄武门,彦范等斩关入,士皆鼓噪,时武后处集仙殿,斩易之等庑下。后闻变而起。彦范进曰:“天意人事归李氏。臣等谨奉天意,惟陛下传位,万世不绝,天下之幸。”后乃卧,不复言。明日,中宗复位,以彦范为侍中,封谯郡公,赐实封五百户。
  上书戒帝曰:“伏愿上以社稷为重,令皇后无居正殿,干外朝。深居宫掖,修阴教以辅佐天子。”帝孱昏,狃左右,不能有所省纳。
时武三思以迁太后衔恚,虑不利诸武,而韦后雅为帝宠畏,且三思与蒸乱,因为帝画策。未几,罢彦范等政事。五月,加特进,封扶阳郡王,令朝朔望。寻出为洺州刺史,改濠州。王同皎谋诛三思,事泄,三思阴令郑愔告变,诬彦范等同逆,乃贬彦范泷州司马。三思又疏韦后隐秽,榜于道,请废之。帝震怒,三思曰:“此殆彦范辈为。”诏有司议罪。大理卿裴谈请即诛斩,家籍没。帝业尝许以不死,遂流瀼州,禁锢终身。三思又请夷彦范等三族,帝不从。三思乃遣周利贞矫制杀之,利贞至贵州,逢彦范,即缚曳竹槎上,肉尽,杖杀之,年五十四。
 睿宗即位,彦范等并追复官爵,赐实封二百户,还其子孙,谥曰忠烈。
(节选自《新唐书﹒桓彦范传》,有删改)
【注】①三司:御史大夫、中书、门下,主刑狱。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请付三司考治考 :审查,拷问
B.修阴教以辅佐天子修:讲习
C.而韦后雅为帝宠畏雅: 娴雅
D.封扶阳郡王,令朝朔望朝:上朝,朝见

下列语句,能体现桓彦范以国事为重的一组是( )
①以门荫调右翊卫②逆而不诛,社稷惧亡
③惟陛下传位,万世不绝,天下之幸④令皇后无居正殿,干外朝
⑤榜于道,请废之⑥遂流瀼州,禁锢终身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③⑤⑥ D.①②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桓彦范向武则天弹劾张昌宗的不轨行径,但是他的上疏,如同泥牛入海。
B.桓彦范等率御林禁兵斩关而入,杀死易之等,逼武则天归还帝位给中宗。
C.桓彦范被加官特进封扶阳郡王,这是中宗对他作为匡复唐室功臣的一种嘉赏。
D.桓彦范被贬为濠州刺史,又遭武三思陷害,被终身流放到瀼州,途中被武三思假托君命派人杖杀。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因为帝画策。未几,罢彦范等政事。
⑵三思阴令郑愔告变,诬彦范等同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